李九章和周玉岫两人喝着沈云峰赠送的好酒一边开始商量如何开设商号。
毕竟两人都有官职,直接去做生意那是万万不能的,被人参一本都吃不了兜着走。
白手套这种事情,太多了,向来轻商的儒家时代,那些个生意是谁做的,当真没官员插手?那就是糊弄小孩的。
两人商定,李九章出一个心腹,也就是他老家带来的师爷去钦州开商号,周玉岫从老家寻一个有生意头脑的亲戚来在防城县城开个商号。
两家商号为一家,以钦州商号为首,账做在一起。
商号名取防城和东兴各一字为“兴成号”,利润李九章六,周玉岫四。
既体现李九章的品级高一些,也因为李九章坐镇县城暗中管理通融方便的原因。
两人不但可以免费进货,连启动的本钱都不要筹措,这时候两人也不在意啥了,简直就是白捡来的好处。
就他们现在喝的酒,李九章心想以后再也不会轻易喝了,这酒值钱,得变成银子。
第二天,当傍晚张武用马驮回来两大布袋子银两,李九章和周玉岫这才彻底打消是不是在做梦的念头。
把银两搬到房间后,两人又躲在书房开始商议更多的细节,包括请人的薪金、房屋的租赁,包括要拿走黄有亮红薯酒在本地的经营权,都一一设计好。
两个人的目标一定要赶在腊月里把商号开张,过年就能见到利润。
为了自已的赚钱项目,那效率是奇高,一周后,张武就送来消息,让瑶寨准备送货。
这就是官员经商的好处,本地父母官出面,只要不是太抢手的铺面,一般都好转让过来。
经营的商户大多也不止一家两家店面,大不了让给你,我重新寻一个,其中多靡费的钱就当送了一回礼。
黄有亮那边,张武去说了说,说周巡检家的亲戚想做这门生意。
黄有亮虽然有些不舍,但张武说周巡检亲戚愿意给点银子买过去,平地瑶和山上你还卖你的,这样两方也就说好了。
李九章本来这边就两个师爷,一主一辅,以前政务就不多,现在腾出来一个正好,这都是绍兴带过来的师爷,虽然不算顶尖,但好在见过世面,也忠心。
李九章安排了一个到钦州去,他也去寻了钦州的通判。
都是官场中人,又在一处谋事,李知县为手下师爷谋出路,通判自然出面帮忙。
所以钦州寻铺面也容易方便,而且通判出面,本地人也不敢欺负,坐地起价。
两间铺面寻好,再找好伙计,也是飞快的速度,这边收拾整理铺面,制作字号招牌,那边便要瑶寨送货了。
他们准备如此之快,倒是出乎了沈云峰的意料,但他也希望他们弄的快点,好回流银子。
虽然暂时“代银券”没有被挤兑的风险,但银两还是要备着,防止信用上出现危机。
沈云峰也做好准备,万一哪儿急着用现银,就去万尾岛调一点来借用一下。
红薯酒准备了四百斤,粮食酒准备了二百斤,至于好酒,只准备了十二斤。
沈云峰让妇女编制了竹盒,然后用桐油油了一遍,再给盒子装上把手可以拎着。
里面用瑶族染过色的土布包了两瓶玻璃瓶装的酒,每盒配了两个透明度高的玻璃酒杯,酒瓶和酒杯晶莹剔透。
这样一包装,这高档的“丰南液”妥妥的就是后世的礼盒装。
沈云峰给的建议价格是五十两银子一盒两瓶,至于卖的掉卖不掉不要紧,放在店里就是镇店的玩意。
主打高档,绝不自降身价,而且都要放在钦州的店里去卖,防城县没人喝得起,干脆不卖。
油灯这玩意以前做的都是山上自用的多,少量卖给了万尾岛。
所以存货还是蛮多,一下给发了100盏油灯。
桅灯因为要供货给路易斯,所以货物不多,只发了四十盏,这边再赶制。
沈云峰提出的要求是桅灯不得低于二十两银子,因为他和路易斯有过协议,如果中国这边低于二十两银子,就会导致有人从中国买了倒腾到安南印度那边去,会影响了路易斯的生意。
油灯,自然随便“兴城号”参照桅灯定价了。
因为交易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张大强和师爷崔永禄商量了,就让赤腰瑶寨的团练负责送货。
沈云峰和田虎也都同意,让他们出去看看,也是好事,再说有李九章保驾护航,又有户籍路引,怕个球,大清律令又没禁止瑶人外出。
田虎精心挑选了人选,他也亲自去一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