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我大明的燕王了,已经继承父王的爵位”
朱高煦发自内心的恭喜。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xkanshuwu.com
由于并没有发生痉挛之意,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野心勃勃的汉王,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皇三代而已。
同时相比起其他的堂哥堂弟而言,他还。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带兵打仗,并且已经建立了不菲的功勋成为了大明西征军中,是一等一的将帅。
完全没有因为燕王王位而闹矛盾。
因为他父王在打算登基建国之时,就已经给他许下了一个承诺。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基本上就是明确告诉他未来在漠北的基业就交给他朱高煦继承。
尽管从某个角度来说,漠北的这点基业牛羊与大明帝国的燕王是肯定不如的,但是名头听着响亮而且如今后备无恙,他能更加肆无忌惮的带兵西征北伐。
只要他给他大堂哥当好大刀,斩断域外来敌,那么他的背后就能无忧。
如今随着大明帝国,藩王外封,除了中原江南专属这三块地盘为大明皇帝牢牢把控之外。
像漠北以及安南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有番王占据了。
如今大明的版图实在是太大,但是在交流方面又远远没有那么发达。
索性朝廷就把那些不争气的皇族子弟,功勋子弟全都外派,让他们在那边折腾吧。
这些完犊子玩意,虽然良莠不齐,但是牛逼的是真牛逼,完犊子的是真的完犊子,阿斗不打算像原身的爷爷朱元璋一样将他们全部杀光。
却也不会允许这帮王八蛋在京城里装的瘪犊子一样。
反正二代三代像极了韭菜一茬接着一茬,这10年来有不少功勋上位,他们也牵扯出了不少的二代三代,成气的那就接着在应天老师学习干活不成器的全都把他们随机打算。流放到其他地方,祸害当地的蛮夷。
一旦当地的蛮夷忍不住跳反,那样子当地的守军就能名正言顺镇压叛乱,在把它们全部种地里。
然后便是发动舆论战术将当地满意描写的如何凶恶当地的汉民是如何的勤奋老实,受到了如此严重的欺负。
很好,把当地蛮夷骨头坟墓遗迹全都收拾干净之后,骂名再有你们背。
那么我们汉人又是最为老实,最为勤快,最为聪明,最为善良的农耕民族,唉,我们5000多年从黄河那河景房发展至今,真的是太他妈难了。
当然,这一次随朱高炽出来的,除了那些使团成员之外,还有一支训练,还算有素的锦衣卫,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的父亲都是西征兵团中的将校,并且都是百户及以上的官位。
不得不说,明朝皇室这锦衣卫选拔。的角度比较刁钻,也方便拿捏那些朝廷上的功勋大将。
也更容易利用这些功勋大将来去制衡各地的那些文官。
理论上只要把这套制衡术玩明白了,那样子一个政权稳定发展,一两百年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十分可惜的就是在原本的历史走向之中,朱祁镇那个王八蛋,直接把打造几十年的精锐功勋团体一次性全部报废。
于是乎,文臣再一次的来到了历史高位,掌控天下大权,摆弄皇帝,于是乎,这时候的明朝皇帝才有了易溶于水的特性。
话又说回来。
彼时西征军一众将帅,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之后,也放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最主要是在培养成才的话,那消耗的成本可能就更大了。
“另外,凡明燕国之将帅,皆享大明俸禄。”
目前大明的军费负担十分沉重,边境九大重镇不仅是直面众藩的强军更是大明第二道防线。
九镇各扎三大卫所,一大卫所五千四百正规军,或有超编或有不足,这至少有十五万人。
漠北正规军以九大塞王混诸小王计十三万正规。
又有应天戍卫三所,各地镇抚使及仆从军,杂七杂八至少有三十万着甲持火器马槊的正规军以及上百万仆从军。
这份压力十足的。
“什么?”
能成为马上打仗下马治国的文武皇帝的人,没有一个蠢才在,得知漠北军队也由明朝供养之时,更是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老大,告诉陛下,父王我,会为陛下守住这漠北江山的”
朱棣十分感叹,他这个做大帅的只需要在前线冲锋陷阵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