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出发了。¢秒a章·}节?小.说^网? _首¤发1o
皇太极离开前还向朝鲜发了一道六百里加急,旌旗招展中,两队人马朝各自目标奔去。
皮岛之上,旌旗同样迎风招展。
各式战舰与人马布满整个海湾,透露着一股肃杀之气。
抵达皮岛休整一日,周遇吉部再次登船。
兵贵神速他们不敢过多停留,于岛上补充给养,听取王国兴手下锦衣卫传达情报,顺便再让儿郎和战马活动活动筋骨。
大明将士三十多年没正式踏上朝鲜土地了,毛文龙在的时候也仅在鸭绿江南岸打打游击。
这一回来的是重振国威,顺便摧毁朝鲜国内亲清派势力,给李倧上点眼药。
周遇吉很兴奋,沈世魁也精神抖擞。
两万第三军儿郎外加一万水师,正整装待发。
“小侯爷,曹将军,战场见!”
“周将军,沈副总兵,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周遇吉、沈世魁、刘文炳、曹变蛟互敬军礼,刘文炳和曹变蛟沿着栈桥登上战船。
皮岛离义州不到百里,距镇江堡四十里,曹刘两个后起之秀将带着各自兵马分兵而击。
周遇吉、沈世魁坐镇皮岛指挥全局,首先攻击鸭绿江两岸。
待朱大典一到,战火将烧得更旺,相信要不了几日,皇太极就会知晓屁股着火了。
汉城,大内景福宫。
“领议政,此事究竟该怎么办?卿拿个主意,事已至此,不能再拖了”
李倧望向首席文官金瑬,眼中全是无奈,哪还有半点国王应有的风范。
他这一个月面临金国与大明双重压力,早都被整不会了。
前段时日驻沈阳通事传回消息,金国台吉上月称帝,要求朝鲜递交国书俯首称臣。
九年前阿敏横扫平安道,朝鲜被逼与金国签订《江都和约》,金国为兄,朝鲜为弟,达成了表面上的同盟。
朝鲜被压榨不少钱粮,还要时刻提防灭国。
朝鲜一直奉大明为上国,虽朝贡中断数年,但形式上仍存在藩属关系。
现在金国要求称臣,跟以前的所谓兄弟盟两回事了,预示着将与大明彻底决裂。o¤齐&盛?÷小~?说a网{?+ ·′免?*费÷3(阅3μ读_-?
这一记重拳让小朝廷两派人马争论不休,双方唇枪舌战迟迟下不了决断。
接着忐忑不安中没过几天,明国锦衣卫又送来明皇圣旨。
天朝皇帝态度无比强硬,还是这么多年来头一遭,警告朝鲜识得时务,不容许阳奉阴违,否则后果很严重。
一连两个重磅炸弹,让夹缝中的小国上下如坐针毡,西人党与北人党就差拔刀相向了。
“大王,我朝鲜国势单力薄,犹如沧海一粟,如何能够左右逢源啊。”
李倧渴求金瑬力排众议斩断乱麻,顺便让他也告别摇摆不定,结果来了句废话。
想当年海光君在萨尔浒之战中两头押注,置大明于不顾拒不出兵相助,李倧借此发动政变夺取景福宫之主。
那个为他冲锋陷阵的金瑬不见了,现如今遇到的局面与海光君类似,李倧内心拔凉。
“大王,我朝尊天朝上国近三百年,自去年起大明已呈现转机,倒向建奴即与大明水火不容,切不可误判形势啊大王!”
礼曹判书金尚宪上前一步,几乎痛心疾首。
他这礼曹判书主管着外交,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大明朝贡虽中断多年,但明国那边的事就只有他最清楚。
头段时日锦衣卫与他接触,拈重点说了些明国的事,让他对大明有了更多了解。
他觉得大明依旧强大,而且显现出日新月异之势,绝不可草率对待。
朝鲜国国名都是洪武大帝亲赐的,大明对朝鲜历来不薄,是最好的主人。
此事也向大王和金瑬禀报过,然而两人一直态度暧昧。
“金尚宪,你想将朝鲜国推入深渊吗?你就是个大奸臣,休得蛊惑王上!”
金自点出言训斥,以他和崔明吉等人为首的北人党,早都被建奴打怕了。
在北人党眼中,大明已经日落西山,对建奴,哦不,对大清国屡战屡败丧师失地。
明皇宣府获胜应该只是侥幸,积极向清国看齐才行,他们可不想有朝一日被清算。
“金自点,你个恬不知耻的混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