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六谷吐蕃部大首领折逋支,被周军斩首在揾籣镇。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xiaoshuochi.com
这场战役,周军大胜,斩首万级,俘获无数,六谷吐蕃部主力,一战而没。
史书上称“揾籣之役”
自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吐蕃攻陷凉州始,在此后的近两百年间,凉州成为吐蕃在河西的重要统治中心。
吐蕃通过军事驻防、移民实边和推行吐蕃文化等手段,来巩固统治,当地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逐渐打上吐蕃烙印。
中间虽有张议潮短暂夺回,但是很快又失去了。
现在中原王朝的大纛,终于又一次飘扬在凉州上空。
揾籣之役结束后,青唐城(西宁)随即投降,河湟谷地平定。
西月十五日,徐灏统帅大军,抵达凉州,郑大和范玉峰带领六谷部各部落首领,出城三十里迎接。
吐蕃各部首领,跪迎大周彰武、朔方节度使徐灏,并献上礼物,以示臣服。
这其中,密恭部竟敢不至,既然不想来,那就不要来了。
徐灏随即下令呼延赞,领两千铁骑征讨。
呼延赞在参军的建议下,日夜不停,绕开密恭部派出的哨探,忽然从后面出现在密恭部落旁。
密恭部的战士,在揾籣之役中,伤亡过重,己经没有力量反抗。
他们这次不去见徐灏,其实是想趁机讨些好处,因为密恭部毕竟是六谷部中,势力比较大的部落,他们相信徐灏肯定会拉拢。
没想到人家徐灏根本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密恭部集结战士,勉强和呼延赞打了一仗,果不其然的大败亏输。
这个时候,呼延赞干了一件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事,他把部落中的汉人奴隶挑出来,妇女儿童也被拉出来,这些人将送给功臣为奴。
而剩下的其他男丁,一律和车轮比较,只要高于车轮的,全部斩首。
杀得人头滚滚,鲜血崩流。
呼延赞在密恭部旧地,用几千颗人头筑成“京观”,用以威慑其他部落。
从此刻起,六谷部再无反抗的念头,彻底被征服。
“京观”这件事,在汉人的思维里,毕竟有伤天和,所以后来呼延赞在史书上被骂了上千年。
不过在近代的考古发现中,偶尔挖到了当时一个低级军官的墓志铭,这才给呼延赞平反,原来这个命令,是徐熙亲自下的。
呼延赞给徐灏背锅,一背就背了上千年.......
凉州就是后世的甘肃武威,辖下五县,基本都是吐蕃人,或者是吐蕃化的汉人、党项人,加上河湟谷地,这么大的一块地方,要想顺利收服人心,其实很难。
徐灏左思右想,吸取了后世的经验,首先在凉州驻军,在这个基础上,实行民族自治。
让吐蕃人自己管理吐蕃人,他们的首领由自己人选出来,各部首领不许私藏甲胄,不许拥有私兵。
选出来的首领,必须得到中原王朝的首肯,往来公文,府库数量,赋税上缴,禁止使用吐蕃语,必须使用汉语。
还在凉州设立榷场,效仿延州,实行自由贸易,交易的品类数量,除明文禁止外,官府一概不禁,按十税一的比例收税。
在凉州和灵州、延州之间建立驿站,加强西北各州之间的联系。
开办学校,使用汉语教学。
吐蕃各部的首领们,除了行政权外,几乎被剥夺了其他一切权力。
其实徐灏是想强迫此地的吐蕃人蓄发易服的,不过在赵普的强烈反对下,只得恨恨作罢。
当年吐蕃攻陷陇右、凉州和河西,杀戮极重,简首不把汉人当人看。
按照吐蕃的习俗,每次攻略汉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会被首接杀死或者砍掉脚。
没有一技之长的壮年人脸上会被刺上奴隶的标记,充作奴隶。
只有极少数拥有一技之长的文人、将领和僧侣,会被授予一定的官职,加以留用,这些人会被称为“舍人”
沦为奴隶的平民,命运最为凶险,这些人被迫穿上裘皮衣服,男女将发型改为辫发与髡发,在脸上涂纹面。
还要被皮索打穿肩部看管起来,或者被打上各种烙印,仿若家养的牲畜。
在凉州城内,徐灏看到一份抵报,两个汉人部落头人上报,经常有吐蕃人以选妻为理由,劫掠汉人部落里的女子。
还有汉人的果园和农田也是吐蕃贵人劫掠的对象。
气得徐灏血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