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一点半。′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两家人正式聚在一起,宋伟把小老头带了过来。
蔡思明站在酒店门口,热情的迎接着小老头,“叔,楼上包厢都定好了。”
小老头点着头,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前几个月自家女儿就是坐他车回去的。
那时候就觉得,这人竹杠一样的身材,瘦精瘦精的一点都不好看。
现在都跟自家女儿确定好婚事了,再次仔细瞅瞅,嗯,也还行。
长得还是人模狗样的,比阿兴家的那儿子好看多了,身高也比他高多了。
跟在男人身边,多嘴问了句,“那什么,小伙子,你做什么工作的?”
“叔,叫我思明就可以了。”男人低下头轻声说,“我跟宋沁她大姨丈一样,做鞋子生意的。”
宋伟在旁边补充一下,“小叔,他在工业区里有厂子,效益还很好。”
小老头一听,有厂子,效益还非常好。
眼睛一亮,抬手拍着男人后背。
“不错不错,年轻有为,我们家沁沁嫁给你,我就放心了。”
低头一笑,这比阿兴家那儿子,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有厂子……这在牌桌上说起来也倍儿有面子啊。
男人态度谦卑的说着没有没有的话,并把他们带到包厢里。
一帮人坐在酒桌上,喜笑颜开的对婚事习俗问题展开了讨论。_a~i_h·a?o\x/i¢a~o`s_h^u,o!..c-o\m/
“亲家公,结婚那天彩礼放多少进去?”老太太笑着朝身旁的人询问。
小老头快人快语的,“我们家嫁女儿从不收彩礼,你们家也不用放了。”
“这习俗上的问题,我也不怎么懂,有些事你们就直接跟她大妈,大姨商量吧。”
爽快的态度,俩父女如出一辙。
彩礼不收,那别的地方最起码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
老太太转头与大妈,大姨商量着。
“她大妈,习俗上的样数,我们家送五个五万二,行吗?”
“行啊。”大妈很开心,这次总算遇到正常家庭了,不像那前婆家。
大姨在旁边婉拒着,“太多了太多了,样数放三万二就行,也不必放五个这么多,三个三万二就行了。”
依旧还是老样子,觉得收的太多了,自家外甥女会在婆家被人看不起。
大妈想开口反驳,蔡思明出了声,“大姨,就按我妈说的送。”
“像宋沁这么好的人,值得我们家这么对待,在婚事习俗上都按照最高标准来办。”
“对对。”大妈松了口气。
她自认为自家侄女没有哪点差别人,凭什么事事都要矮别人一等。
小老头在旁边点着头,大言不惭的说,“我们沁沁是真的好,走出去街坊邻居的个个都夸奖她。\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
“长得讨喜又有眼力劲,小嘴还很甜,见人就笑眯眯的打招呼。”
老太太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一家人也都很喜欢她,所以想给她最好的,思明更是说了,别人有的她必须也得要有。”
大姨坐在一旁,神情恍惚,想到以前跟那家人谈婚事时,态度截然相反。
一股拿捏你的样子,彩礼根本就没问,样数直到送过来的当天,才知道被克扣了,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本以为这些事忍忍就过去了,做人都会讲良心,日后肯定不会亏待了宋沁。
谁曾想,即使这样嫁过去,也还是依旧被区别对待。
抬头看着对面一家人,神情复杂,早知道自己就不火急火燎,把宋沁的婚事给操办了。
老太太捕捉到她的表情,笑着解释,“她大姨,你也别放心上,我们家是真的很喜欢宋沁两母子,就是单纯的想给她最好的。”
“我知道,我知道。”大姨点着头,很欣慰,“你们能喜欢她,我很开心。”她眼眶泛红。
大妈跟老太太就婚事上,大的习俗方面详细商讨了一番,小的细节方面打算等年底,再进一步商讨。
听着她们商讨的礼节,习俗,酒席,全都是最好最高标准,大姨放下心来,这次应该是遇到好婆家了。
酒桌上大妈提了句,“思明,等你们结婚后,尽快把宋沁的户口迁到你那边。”
上次小侄女在电话跟她说户口的事,像块尖锐的石头一样,落在她心里硌得慌。
“我知道。”男人回应,“我想等她那边征地款下来,就跟她领证,把她户口迁过来。”
他也很心急,是一点都不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