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之的是一种坚毅的神情,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然之意,最后,他双唇紧抿,斩钉截铁地说道:
“干了!”
这两个字掷地有声,在黑暗的深渊中回荡许久,那语气里充满了下定决心的果敢,仿佛他已将所有的犹豫与恐惧都抛诸脑后,做好了面对一切未知危险的充分准备,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是荆棘满途,也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说完,燧人便手持着燧灯,开始以识海里面的法力充当燧灯的灯油,同时,用神识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燧火的大小,然后,慢慢地朝着玉石岩层靠近过去,心里想着,既然神识探查不了,那我就用燧火试试看,能不能熔通这玉石岩层,进入到下面的空间一探究竟呢。
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那燧火在玉石岩层中,终于熔出了一个狭窄的通道,这通道很是狭小,仅仅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而已。不过,好在通道壁上,还有点点燧火附着在上面呢,这些燧火就像是忠诚的卫士一样,能够防止通道自行愈合,为燧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燧人见通道已然成型了,便手持着燧灯,纵身一跃,朝着那通道里面跳了下去。穿过玉石岩层后,他随手一挥,只见附着在通道壁上的那些燧火,就如同归巢的燕雀一般,争先恐后地纷纷朝着燧灯里面涌了进去。
紧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那玉壁通道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起来了,没一会儿,就恢复得和原来一模一样了,仿佛这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通道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地方的神奇与诡异。
燧人稳稳地立于空中,头顶上的燧灯散发着光辉,将他的全身都笼罩了起来。可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到识海之中波涛汹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搅动一般,而且维持燧火所需要的法力也在骤然增加,并且那增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可把燧人给吓了一跳呀。
大惊失色之下,燧人的瞳孔骤然收缩,眼神中满是惊恐与警惕,他深知此刻稍有迟疑,便可能面临危险,于是不敢有丝毫耽搁,只见他身形立刻如同风驰电掣般,朝着下方急速俯冲而去,身体在半空中化作一道模糊的残影,耳边风声呼啸,那速度快到极致,几乎超越了人眼所能捕捉的极限,仅仅是眨眼之间,他便已经稳稳地落在了地面上。
双脚触碰到坚实地面的那一刻,燧人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许,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双眼警惕地环顾了四周一圈,未见异样后,随即收起了燧灯,眼神中残留着一丝警惕与思索。
燧人收起燧灯那一瞬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识海之中按下了暂停键,原本在识海之内汹涌澎湃、肆意翻涌的法力,如同被驯服的猛兽,渐渐平息了下来。
燧人此刻才有时间好好观察这个椭圆形空间,虽然此空间处在暗无天日的一线天渊的底部,但是空间内部却散发着玉石所特有的朦胧清辉,整个空间从上下到左右,全都被洁白无瑕的玉石包裹着,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枚巨大的、沉入渊底的鸡卵一样,透着一种别样的神秘美感。
但是,这椭圆形空间之中竟然没有一丝灵气存在,燧人见状,赶忙收敛了自身全部的神识及法力,凭借着玉石散发出来的那朦胧清辉,依靠着武道肉身之力,小心翼翼地在空间内行走着,不断地探查周围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线索的地方呢。
一个时辰的光阴就在燧人沉稳且坚定的步伐中悄然流逝。他全神贯注地探索着这片神秘的椭圆形空间,每一步落下都谨慎万分,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燧人终于缓缓地行走到了椭圆形空间的中央位置,当他抬眼望去,一座圆鼎赫然矗立在眼前,这圆鼎通体都是白玉制成,质地洁白无瑕,那温润的色泽就如同凝脂一般,独有着白玉的那种纯净美感,颇得清白之韵,让人看一眼就心生喜爱,这座圆鼎宛如一位古老而神秘的守护者,静静伫立在这片神秘之地,散发着一股令人难以捉摸的气息。
鼎身颇高,足有九尺之高,下面有三足,每只足高三尺,正好应和了三才之数;鼎腹深有四尺,对应着四时;
腹圆的直径为五尺,又契合了五行之说;鼎盖高二尺,象征着二仪。整个圆鼎的尺寸设计巧妙,蕴含着深厚的天地之道,看上去庄重又神秘。
燧人初次见到这玉鼎,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心潮澎湃、震撼不已。那通体白玉的白色与圆鼎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庄重威严相互映衬着,给人一种刚柔并济、和谐平衡的独特感觉,仿佛是将鼎器之魂与白玉之神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越看越着迷,越看越觉得这玉鼎有着无穷的奥秘。
再看这玉鼎的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