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和芳霏把这几日的经过梳理一下,两人都有种不真实感,虽然才来几日,两人都有种本就生长在这里的错觉。
伴随着夜色渐深,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不知不觉中渐渐睡着。
次日一早,待如意和芳霏起床,勤劳的刘氏已经在煮杂粮粥了,看在厨房打转忙活的娘,如意不好意思道:”娘,你以后早点叫我起来,不要自己一个人忙活,太辛苦了。“
芳霏拉过小杉子,蹲在院落中,一起用柳枝条沾着盐巴刷牙,心中忍不住想念上辈子的牙刷和牙膏。
在一家人用过早食后,依旧是杉子在家陪爹解闷,刘氏下地忙活。如意和芳霏问娘拿了银两,准备去采买物什。
今日不逢集,老姜头的牛车在家闲置着,只是单独租用要比平日贵些,如意和芳霏两人今日主要是采买一些做菜的调料及些许粮食,最主要的是定制两口锅,回程没有多少重物要拿。
再说牛车速度也不比腿着快上多少,两人就决定走着去。
在经过姜家老宅门口,姜长盛从门口出来,看着背着竹篓的两个侄女,说道:“你们这是去镇子上?我今日也回私塾,一道走。”
到了镇上,姜长盛叮嘱两个侄女注意安全,有事就去刘举人家办的私塾寻他。
两人乖巧应是,姜长盛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也知道两丫头都聪明能干,遂放心的朝私塾走去。
如意和芳霏先去了铁匠铺子,把图纸拿出让铁匠师傅看是否能做出,其实平底锅和蒸锅都不算复杂。
铁匠师傅看过后,说道:“这做出不难,就是需要点时间,后日便可来取。”
两人交了定金,约定后天这个时辰来取锅后,便去了济仁堂,此时刘郎中正用扇子赶着苍蝇。
见两人进来,面带笑意的问道:“丫头们,你们爹腿怎样了?”
如意应道:“劳烦刘伯伯挂念,我爹腿已没大碍,修养一个月,就能下地走动了,这还要感谢您的引荐。”说罢,如意和芳霏郑重施了一礼。
刘郎中捋着胡须,笑道:“莫要客气,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我身为郎中应该做的。不过,你们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芳霏回道:“刘伯伯,我们是过来买些调味料的。”
刘郎中心中纳闷,买调料不去粮食铺子,怎的来我这药铺。
经芳霏的这般,那般的一番解释,这才知道许多的药材都可用来做菜,既能提味,又能补身。
令如意和芳霏意外的是,除了在济仁堂找到了八角、桂皮、白芷等常见的可作调味品的药材外,竟然还有辣椒,芳霏不禁好奇的问道:“刘伯伯,这辣椒也能入药用?”
刘郎中解释道:“这辣子是蜀地传过来的,上次去县城在回春堂得到了这些。此物性热味辛,归脾、胃经。能驱寒暖胃,缓解胃寒疼痛、呕吐泄泻;外用可活血消肿,助散瘀血、消冻疮。”
如意央求道:“刘伯伯,可否卖我几颗?我想尝试种植。”
刘郎中好奇道:“此物在我们这儿也能种活?丫头,你怎的知道这些?”
如意答道:“当真能种活,我在阿爷家的杂书中看到过种植之法,辣椒养活并不难。”
芳霏看着如意一本正经的答话,心中嘀咕,阿爷家哪有这本书,原身似乎也不认字。嗨,管它呢,反正阿爷他们知道了两人的“梦中奇遇”,遇事会帮着遮掩一二,不过两人对这里的繁体字都不熟,之后还是要学起来。
两人买好调味料,又赶到粮食铺,买了些芝麻,花生,绿豆等五谷杂粮。
早食只喝了碗杂粮粥,这一番忙活下来,如意和芳霏也着实又累又饿了,于是两人买了几个包子,找了个凉快僻静的屋檐下,就着带来的凉白开吃了起来。
两人边吃,边百无聊赖的打量着周围的古代建筑。
只见斜对面胡同内的一户人家,一人被推搡了出来,随后又丢出一个包裹,掉在地上,衣物、书籍散落开来,未等这人有所反应,“哐当”一声,门再度被关上,只剩那人呆立原地。
作为一生爱看热闹的华夏人,如意和芳霏腿不自觉的就往前走了几步,两人定眼一看,此人不就是她们大伯吗?
姜长盛看到如意和芳霏也是一愣,随后无奈苦笑,说道:“你们这是买好东西了?那咱们还是一道回吧。”
说罢,弯腰去捡散落地面上的衣物和书籍,如意和芳霏不知该如何张口,也齐齐蹲下身,一起捡。
待三人无声走出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