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武功不弱,你瞧不出来也正常。′p,a¨o¨p^a?o¨z*w~w_.-c/o,m+”
“师父,是何知府派来的?”
顾惜惜略一思忖:“八成是他。这两人功夫虽好,却不懂藏着掖着,不似别家出来的人。”
芳霏琢磨琢磨,也忍不住想笑。自家不过是平头百姓,可盯上他们的不是皇亲,就是豪门贵胄,这何知府,竟还是里头最没根基的一个。
“师父,要怎么做?”
“不必管,想跟着便让他们跟着。”
芳霏点了点头,又咂摸道:“想来何知府是怕我跑了,不好抓。这人也真别扭,做事半点不干脆!”
“他啊,惯会左右逢源,凡事都要权衡利弊,非得让自个儿占尽便宜不可。”
“幸好昭姨跟他和离了。” 芳霏叹道,随即压低声音问,“师父,那事不会牵连到悦儿和灵儿姐姐吧?”
原本计划着,等提审时在公堂上翻案,一劳永逸地止住谣言。
可村里人过来接自己回家,她怎能驳了这份心意?
更不能让州衙的人,在小姑与赵大公子定亲的好日子里,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带走。
罢了,先换个法子,绊住何明德的脚再说。
这日,一队系着红绸的队伍顺着姜家村外的官道驶来。打头的,正是打扮得英姿飒爽的赵启英。
村里的婆娘们因着今日姜家的喜事,作坊都歇了工。μ卡t/卡′=e小¢?说??网?=( ??更\新#]¤最?快!
天不亮就把家门口里里外外扫得干干净净,找出最体面的衣裳让家人换上。
芳霏一早瞧见,只觉这些人实在可爱 —— 按姜阿奶的话说:“这是给咱家挣体面呢!”
这会儿,大家伙儿自觉地在村口站成两排,脸上都堆着热乎劲儿。有个大娘瞅着赵启英,笑着打趣:“赵大公子今儿个可真俊呐!”
赵启英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身旁小厮,一路拱手作揖,往姜家老宅走去。
围观的村民除了不住夸赞赵公子,剩下的目光全被那一车车聘礼勾了去 —— 眼瞅着绑着红绸的马车足有十六辆,每辆车上都码着两台嫁妆,车两侧各站着两个精壮汉子守着。
这边头几辆马车刚到姜家老宅门口,末尾的还在村头大槐树下没挪窝呢。
再往后瞧,更惊人的在后头:马车队尾,一个穿铠甲、骑高头大马的将军模样人物压阵,身后还跟着二百号兵丁,队伍站得整整齐齐,气势逼人。
姜家村人哪见过这阵仗?只在戏文里听过大户人家的三十二台聘礼,今儿才算开了眼,更别说后面还跟着位官爷来撑场面,一个个都看直了眼。
这骑在马上的官爷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和马茗茗议亲没成的马千户 —— 如今已升了指挥佥事。
他偏要跟着来送聘礼,一来是和赵启英交好,二来也存了点私心:姜家和马茗茗素来亲近,他还不到三十,正想寻个好媳妇呢。
这都是后话,且说眼前。
姜家老宅院子本就不大,哪容得下这么多马车?只好这边刚抬下聘礼,马车就赶紧往村尾挪,给后头的腾地方。,x/l.l¨w.x^.+c~o+m.
一批批聘礼抬进院,转眼就把老宅填得满满当当。接下来便是众人最盼的环节 —— 清点核对聘礼单子。
姜家村人哪见过这等排场,早按捺不住好奇心,有那爱凑热闹的,扒着姜家院墙头就跟着数起来:
“黄金一千两!”
“白银两千两!”
“金银首饰十二套!”
……
姜家村这边正喜气洋洋,青州城里却是截然相反的情形。
不知怎地,昨儿夜里,大街小巷忽然撒满了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写的,全是何明德这些年贪赃枉法的龌龊事。
一大早,消息就跟长了腿似的传遍全城。
几个正义秀才领着一群学子,手里捏着那些纸片,堵在了何府大门和知府衙门口,就等何知府一露面,好揪住他问个明白。
何知府捏着手中的纸,气得浑身发抖,冲身边管家低吼:“给我查!”
他心里其实已有数:今儿本打算去姜家村拿姜芳霏,偏生闹出这等事,定是那对师徒的手笔。
他恨得牙痒痒 —— 你既想绊我的脚,我偏要去拿人!
当即伏在案上,刷刷写就一封手书,取过衙门印信重重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