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公有秀才功名,辈分高,又是如今嫡二支的长房,在族里是很有威望的,只要获得这位老人的支持,那分族的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3-疤-墈?书.网¢ \庚~芯^醉`全^
“是侄孙无能,让您老费心了。”宋恒的语气颇为惭愧。
他利用了这个真心为后辈着想的老人,算是阳谋了。
前世算计那么多从未心虚过的他,此刻竟有些不敢对上老人的目光,大抵是前世,从未被长辈护过吧。
宋文旭只以为宋恒是内疚的,这孩子年少时就是个古板迂腐的,这样的性子可不好为官。但这族孙偏偏是个有天赋的,若是再考说不得真能考个名头出来。
“你先家去,这事二伯公做主,你就别操心了,既然决定了要科考,那就在家里好好温书,明年春科虽然只有县试,却正好让你下场试练一番。”
虽然对侄孙有信心,可老人也不觉得宋恒能时隔多年,一次就考上秀才,所以才说下场试试,也是提醒宋恒不用太着急。
宋恒连忙称是,说自己也是打算先试试,等有把握了再继续下场。,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
宋文旭闻言顿时满意的笑了,心道这族孙也不是白长的的年岁,性子比年少时沉稳老练多了。
也是,乱世十几年都过来了,再迂腐的人也该开窍了。
宋恒告辞后直接回了家,至于宋德的一两银子,他打算明日陪媳妇去镇上的时候送去,宋德大多在镇上的车马行住着,四五日才回一趟村里。
村里有户人家是专门挣车马费的,每日清晨在村口等村民上车,人齐了就出发,下午才回程。
他们村离镇上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毕竟坐牛车也要近两个时辰,若是徒步更是要走上半日,一来一回的时间堪堪够,却不够买卖东西的。
这还是下溪村出发的时间,若是附近的其它村子只会更久。
不为别的,他们村有着清水河上下游十里地唯一的一座青石桥,出山去往官道的山路就在桥口。
背靠着大鱼山生活的村子都是住在河对面的,所以过河是个问题。
离得远的村子有村民用小渔船渡河到桥口这,可一趟就要一个铜板,没人舍得花费这银钱。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
第82章 骡子
坐一段船是省了脚力,可乡下人家缺什么也不缺力气,一个铜板也是银钱哪。
至于为何只有一条出山路,只能说这片山区的地形实在特殊了,河对岸大多是石壁险峰,难以登顶。而这样的地形绵延了十几里河岸,也就造成了河对岸不适合人居住的同时还难以出山。
当然,绕路从后山岭也是能出去的,但不是去镇子的方向,还很危险。
也因为这样的地形,乱世年间闯进来的匪徒相对外界要少很多,悍匪更是从未到过。来的最多的反而是兵匪,那些朝廷的走狗才知道这深山险峰中有着不少村落。
因为下溪村是附近几十里村落中最容易去镇上的村子,所以也发展的最好,村子人口最多不说,村子里配置着屠户,渔夫,豆腐坊还有家杂货铺子。
铺子卖的东西只是些小玩意,孩子的玩具,姑娘绑头发的头绳头花等,都是几个铜板的小物件,没有日用的东西,村民要买东西还得去镇上。
这家铺子便是宋德家开的,他常往来于镇上,进货也便利,虽说村人不常买这些,可大鱼山下十几个村子,要买这些小玩意的都会选择他家,谁也不会为了买几个铜板的东西去坐趟牛车。
虽然偶尔也有货郎到村里窜卖,可两三月才来一回。宋德家的铺子生意也是不错的,小玩意挣不了大钱,却也能贴补家用。
第二天一早,裴玉难得天不亮就起了,今儿要去镇上,她和宋恒要坐牛车去。
家里就宋老大和宋老二跟着,裴玉主要是把他们当苦力,要有人拎东西的。
“裴婶子这是要去镇上?”宋方氏看到裴玉一家四口上了牛车,惊异的问道。
宋家人可基本不做牛车的,有事不是从族长家借,就是赶着裴家的牛车。
“嗯。”裴玉不爱理,看电视剧的时候她欢快,轮到她演了,不乐意。
宋方氏见此也不敢再问,裴氏可不好惹,她又是旁支的,不沾亲。
“哟,婶子,这是去置办喜庆物?听说你们家养了野花做童养媳?什么时候做席面哪?提前支一声,我准去帮忙。”刚上车的张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