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制作大银器壶钮
尹德芳是一个永不服输,极有韧性,极有毅力和耐性的一个大龄银匠学徒。首发免费看书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他辞去公职,当一名银匠学徒,到全国各地拜师学艺。想学一门古老的银壶一片造技艺,本来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原因就出在他的年龄偏大。而且,他原来还是一名体制内的工作人员。
一个年龄大的人,辞去公职,去学一种手艺,这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不靠谱的事情。
一个人有一份公职,旱涝保收,几千年来,这是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在尹德芳的村里人眼里,他们认为,尹德芳辞去公职,这好像就是一种罪过一样。
特别是农村人,对尹德芳这种行为,非常不理解。他们认为,铁饭碗关乎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正常退休之后,有经济保证。谁这么傻,竟然辞去公职?
寒窗十年无人问,才进入体制内没有几年,他竟然辞去公职。无论如何,一个农村出生的人,他是绝对不会辞去公职的。
可尹德芳偏偏这么干了,大胆地辞去了自己的公职。村里人自然不理解这个铁憨憨的傻子行为。当然,尹老爷子也是极为不理解。
村里人说他这几年远走他乡,是抛妻弃子,暗地里享清福去了。他在村里还背了许多许多的污名和骂名。
村里再次传出各种有关尹德芳的谣言,甚至传到尹德芳的耳朵里。这是尹德芳与他的哥哥,弟弟通电话时,这些闲话和谣言,是他的哥哥和弟弟旁敲侧击地告诉他的。
村里有人说他在外面去学银器制作技艺只是一个幌子,他在外面安家了,不要自己的原配蓝彩霞了。
甚至有村里人当面问蓝彩霞,弄得蓝彩霞哭笑不得,她解释也解释不通。为何一年到头见不得他回一次呢?
有的人说他在单位犯错了,被单位开除了,而且还说得有鼻子有眼。有的说他借了许多高利贷,放高利贷的人天天去他家堵门,他呢,倒好,跑到外面躲债去了。
甚至还有人说他犯罪了,到外面是躲避警察抓捕。反正,村里人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跟真的一样。
如果当所有的人都知道,尹德芳现在的银器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一个国家技能大师的时候,不知道他们的感想如何?
当十年之后,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他的掌馨工坊采访他,他在国家最高的媒体上露脸的时候,村里人在电视上看到他时,又作何感想。
不过,尹德芳听到这些闲话和谣言之后,他只能苦笑。他不能捂住村里人的嘴或者堵住村里人的嘴。他们嘲笑也罢,传播谣言也罢,由他们去吧。
这一切,尹德芳的媳妇蓝彩霞一个人默默地扛下了所有,她甚至对自己的丈夫都没有抱怨一句。在她的内心里,她最理解自己的丈夫热爱什么,追求什么。这些年,她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对上尽孝,对下认真负责抚养教育。
尹德芳自己也知道,他在追求什么。他就想这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银壶制作,他除了傻傻的热爱,还是傻傻的热爱。还有的就是,沉心静气,聚精会神,细腻而灵巧地敲打自己手中的器具。
仿佛他一生下来,就和银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只爱一种工作,那就是打造银器。
经他亲手打造的银器,每一件银器仿佛都有有生命,都有灵魂,也都会说话一样,它们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创造者。
如果尹德芳打造的这些银器会说话,估计会说一些感激他的话和体己的话吧。
做一名银匠,意味着未来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这项事业,前途不可预知,是一项前途未卜的事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星辰大海,有遥不可及的梦想。有的人见到了自己的星辰大海;有的人终其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自己内心的那个梦想。
如果真的要评价他这种执着的话,在国内没有几个人到达他这种痴迷程度,这种疯狂程度,这种非理性的痴狂执念。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尹德芳,除了他的媳妇蓝彩霞。他到底是靠什么信念,支撑自己的梦想呢?
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只有他那掌馨工坊架子上,闪耀这金属光芒的银器知道。
反正,他每天总是不疾不徐,按部就班制作他心中想要的银器。他甚至不知道疲倦为何物,他每天都待在那个操作间,敲敲打打。抑或拿着他的小笔记本看他记的一些笔记,或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