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如今哪儿也没去,就跪在偏殿里。
就在她下跪磕头的那个位置,连个窝儿都没挪。
因为她那一个头磕下去之后,左蹊直接甩袖走了。
约莫过了半刻,方知义进来传了道令:“城主说,你喜欢跪,那就跪着吧。”
左如今就这样跪到了天黑,又跪到了天亮。
膝盖早就没知觉了,被烧伤的位置有东西渗出来,却不是血。那东西透过她膝盖的布料往外渗,渗到地上,结了一层黄澄澄的玩意儿,看着像是画糖人用的糖浆。
她心宽的想:“小时候要是膝盖能流这玩意儿就好了,也不至于眼巴巴的馋其他小孩的糖人。”
随后,她被自己的念头逗笑了。
似乎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就有了这样的本事:越是困境,越是能哄自己开心。冬日里下了雪,她觉得是天上有人在弹棉花,这样雪落下来,似乎就不那么冷了;吃不饱饭,她偷偷想:不吃饭就不会长高,如果一直不吃饭,自己就会变成蚂蚁那么小的小人儿,这样,随便一粒米就足够活好多天了……
她就这样,自己哄着自己长大,直到后来进了无定堂。
在无定堂那段日子,倒是很少胡思乱想,大概是日子有了奔头,只要全心全意往上爬就好,不再需要那些幻想聊以慰藉。只是最近,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好像又开始复苏了。
虽然她忙得几乎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但一些念头还是会见缝插针的冒出来。
她之前没有时间细想,此刻在这偏殿中一个人静下心来,便很快找到了“旧病复发”的原因:她又开始茫然困顿了。
这种茫然自然不会像幼时那样全然没有方向,更多的倒像是在问自己:左如今,你真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吗?
她原本以为她知道,但现在看来,是自作聪明了。
不过,那些久违的胡思乱想远比这次建造庄园的事来的更早些,或许在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内心深处,早已对一切开始生疑了……
左培风进到左蹊书房的时候,他爹坐在桌案后,连头都没抬。
小少主压下匆匆的脚步,规规矩矩的施礼,“孩儿见过父亲。”
“怎么?老岳做饭不好吃了,想起为父了?”
左培风一顿,“父亲知道?”
“我要是连自己亲儿子在哪儿都不知道,干脆就别做这个城主了。”
左培风很想问问“那您知不知道自己亲女儿在哪儿”,当然,他没有敢开口,只是低头回道:“父亲英明。”
左蹊终于抬起头,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左培风坐下。
小少主坐过去,运了运气,直接开口说正事:“孩儿听闻,左如今因为修建宅院一事顶撞了父亲,那宅院似乎与孩儿有关,所以……”
左蹊一边听他说话,一边把目光转向门外,透过门上的镂空雕花,能看外面站岗的方知义的影子。
左培风赶紧解释:“方护卫什么都没说,是孩儿无意中听司使提到过一些线索,自己推断出来的。”
左蹊收回目光,“嗯,接着说。”
“孩儿近几年鲜少回城,虽然也大概知道城中遭遇,却未能同民之患,现在看来,孩儿每年都换一处居所,的确有些劳民伤财了……”
“那你以为如何?”
“孩儿是想着,反正离十八岁只剩不到两年了,现在住的那处宅院也很好,就不必再建新宅了。”
“不行。”左蹊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怒意,但拒绝得果断利落。
“父亲……”
“这宅院风水是李隐士专门为你选的,你还年轻,命盘中尚有许多不稳之处,故而,你住的地方也要随着你的命理不断改变,才能保你平安无虞,为父这都是为了你好。”
“父亲的苦心,孩儿自然明白。”
“你明白就好,你也许久没回来了,去看看你母亲吧。晚上备个家宴,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顿饭。”
左培风乖乖起身,朝他施礼,脚步却并没有挪开。
左蹊:“还有事?”
“孩儿是在想,建宅之事能否折中一下?新宅无需太大,只要能让孩儿和几位先生容身便可,这样既不会坏了李隐士选的风水,又不会过于铺张,左如今那边……或许也不会过于偏执了。”
左蹊原本去摸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轻声道:“看来我的风儿长大了啊。”
左培风偷偷舒了口气。
然后,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