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赶紧屁颠颠地跟上去。
望着陈宏渐渐消失在大街尽头的陈宏,扶苏感慨道:
“真乃世外高人也!”
蒙恬却皱了皱眉,提醒道:
“公子,此人才学甚高,不可使麒麟埋于田野啊。
若能得此麒麟子,何愁大事不成?”
扶苏回过神来,“将军所言有理。”
“这样,你派人去查查他的底细。”
“雁过留痕,这位先生既然出现在咸阳,就一定有落脚之地。”
“而他虽称隐士,却高谈阔论秦之律法,研究颇深。
不像是一心出世求仙的道家之人。
也不像是顺其自然的黄老之辈。
反倒是像是法家之徒多一些。”
“法家之徒,哪有不爱施政的?”
“定是有所顾虑。”
“或是待价而沽,想寻个大靠山,好方便日后施展抱负而已。”
“今日人多,我并未亮明身份,他有顾虑,不肯轻易受招揽,也是人之常情。
待我再登门拜访,亮明身份,展现诚意,定教他入我彀中,辅我大业!”
蒙恬用欣慰的眼神看着扶苏。
“公子言之有理。”
“看到公子这段时间精进不少,已懂得招揽贤才、选贤任能之道了。”
公子扶苏顿时笑了,“皆为大秦之千秋基业罢了。”
“走,我们如咸阳宫,将今日之言论,告与父皇。
但愿父皇,能听得进此用心良苦之谏言吧。”
扶苏突然变得有些惆怅起来。
他实在没把握成功劝说自己那位异常固执的老父亲。
但凡成大事者,必是信念坚定之辈。
这样的人,有自己的一套三观和观点,不是其他人能轻易动摇的。
故而也不是一般的谏言,就听得进去的。
蒙恬对这对父子间的理念分歧,也什么好办法。
只能让他们父子自己去沟通了。
就在公子扶苏带着蒙恬去咸阳宫的时候。
始皇帝也从秦岭折戟而归。
回咸阳的马车上。
嬴政气得吹胡须瞪眼睛。
“气煞朕也!”
“朕亲自登门拜访,那仙人却理都不理。
依旧云雾缭绕。”
“进得山中,兜了一个时辰,愣是连他的房门也摸不着。
兜兜转转,竟又回到了原地。”
“他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