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常坚决。
高卫国见状,只好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很快,高卫东来到了县城的包子铺。
高美华两口子正在忙着蒸包子。
“爸,你怎么来了?”高美华见到对方,连忙迎了上来。
“家里的黄瓜已经成熟,我特意摘了一些过来卖。”高卫东如实回答。
赵国栋闻言,赶紧帮忙将筐子卸了下来。
“爸,你种的这些黄瓜,品相还真不错,你准备卖多少钱?”高美华颇为好奇的问道。
“三块钱一斤,如果买的多,可以适当的便宜一些。”高卫东回答。
“爸,你能不能别开玩笑,就算是冬天,黄瓜也不可能卖这么贵。”高美华说道。
“我没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高卫东话一说完,开始叫卖。
路过的行人,听到黄瓜两个字,一下子围了上来。
“真是没想到,大冬天竟然有黄瓜,这位同志,你的这些黄瓜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是我自己家种的。”高卫东如实回答。
“不可能。”对方摇了摇头,说:“现在这个季节,除了白菜,不可能再有别的蔬菜。”
“这些黄瓜确实是我爸种的,他在老家修建了一个蔬菜大棚。”高美华连忙站出来解释。
“这位同志,真是没看出来,你这么大年纪,竟然还这么时髦,连蔬菜大棚都敢投资。”对方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高卫东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位同志,黄瓜是怎么卖的?”有人开口询问。
“三块钱一斤,如果买的多,可以两块五一斤。”高卫东回答。
“这位同志,虽然现在黄瓜是个稀罕物,但是你也不能漫天要价,三块钱一斤,差不多是猪肉的两倍,能不能便宜一些?”对方开始还价。
“是啊!如果价格便宜的话,那么我们也买一些。”
“不能。”高卫东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三块钱一斤的价格,已经是非常合理,如果你们觉得贵,那么我也没有办法。”
“既然如此,麻烦你给我称一斤,我带回家让老婆孩子尝尝鲜。”对方迅速的做出决定。
“我也来一斤。”
虽然黄瓜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但是如果只买一斤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到半个小时,高卫东带来的一筐黄瓜,已经销售一空。
高卫东清点收入,发现一共是二百六十七块钱。
他感到非常的满意。
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人,见到黄瓜已经卖完,顿时着急的不行。
“这位同志,今天还有黄瓜吗?”
“我马上回去摘,你们可以下午三点过来。”高卫东回答。
“行,到时候我准时过来买。”
高卫东骑上摩托车,离开了这里。
“老头子,怎么样,黄瓜卖完了吗?”苏晓兰见到他回来,迫不及待的上前询问。
“全部卖光。”高卫东回应。
“多少钱一斤卖的?”苏晓兰接着问。
“三块钱一斤,这是卖黄瓜的钱。”高卫东边说边递了过去。
苏晓兰数了数,脸上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老头子,我不是在做梦吧?三块钱一斤的黄瓜,竟然这么快就卖了出去?”苏晓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没空在这里跟你唠嗑,抓紧时间采摘,我一会儿还得去县城。”高卫东话一说完,径直走进了蔬菜大棚。
苏晓兰连忙跟上。
等到装满筐子,高卫东用摩托车载着去了县城。
这时候包子铺的生意也已经接近尾声。
高美华两口子坐在店门口,望着眼前已经排成长龙的队伍,忍不住对视一笑。
“美华,真是没想到,三块钱一斤的黄瓜,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抢着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的。”赵国栋忍不住发出感叹。
“本来我还担心我爸投资建造蔬菜大棚,还有可能会亏本,毕竟他是第一次,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在看来,我的担心绝对是多余的,不出意外的话,我爸肯定会狠狠的赚上一笔。”高美华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
“美华,既然种植蔬菜大棚这么赚钱,你说我们要不要明年也投资建造一个?”赵国栋跟对方商量。
“我们如果种植蔬菜大棚的话,包子铺怎么办?”高美华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这个......”赵国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