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兰老岛的晨雾犹如一层薄纱,裹挟着硝烟的味道,仿佛是战争的幽灵在弥漫。夜莺手中的 M24 狙击步枪,枪管上凝结着晶莹的露水,宛如一颗颗珍珠。透过十倍镜,她清晰地看到五公里外的废弃橡胶厂里,六辆经过改装的丰田海拉克斯皮卡,正缓缓卸下印着“化肥”字样的木箱。然而,箱角渗出的暗红色液体,却在热成像仪中闪烁着不祥的橙光,宛如恶魔的眼睛。
“第三辆车的减震弹簧压痕异常,”高阳的声音在加密电台的电流声中若隐若现,“载重至少西吨,这绝不可能是普通的农用物资。”他伪装成收胶工人的砍刀柄里,藏着微型盖革计数器,此刻正发出低沉的震动,仿佛是大地的心跳。
医生的遗物——那支老式万宝龙钢笔,突然在夜莺的口袋中发热发烫。她轻轻拧开笔帽,隐藏的 pH 试纸瞬间展现出空气中飘散着的强酸性微粒,这些微粒宛如毒雾一般,与三年前菲律宾美军基地泄露的芥子气特征完美吻合。
突袭行动因暴雨提前展开。夜莺的丛林靴碾过腐烂的胶果,消音手枪击碎厂区监控摄像头时,生锈的铁门后冲出八名武装分子。她认出他们手中的M16A1步枪——这批越战时期的武器,去年刚在柬埔寨黑市成批失踪。
"不是普通民兵!"高阳甩出燃烧瓶,火焰吞没了两个汽油桶。爆炸的气浪掀翻皮卡时,夜莺看见翻倒的木箱里滚出的不是化肥,而是印着俄文编号的RPG-7火箭筒。某个火箭弹尾翼上的刮痕,与她在伊拉克遭遇的伏击现场弹片完全一致。
厂区深处的冷却池泛着诡异泡沫,医生的钢笔突然剧烈震动。夜莺用匕首挑开伪装的帆布,露出二十个密封的不锈钢罐。标签上的生化标志被刮去大半,但残留的"VX"字样让她瞳孔收缩——这是联合国明令销毁的神经毒剂。
"看输送管!"高阳扯开腐烂的橡胶树皮,地下埋着首通海岸的PVC管道。夜莺的便携式质谱仪显示,管道内壁残留物与上月马六甲海峡货轮泄漏的λ-7病毒存在相同蛋白质外壳。
在海岸线那片如绿色海洋般的棕榈林中,六艘快艇犹如钢铁巨兽,正在忙碌地装载着货物。夜莺的狙击镜宛如鹰隼的眼睛,死死锁定着某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三小时前,这个面孔如幽灵般出现在国际刑警的红色通缉令上。当她的手指即将扣动扳机的刹那,目标却像被惊扰的野兔,突然转身,胸前的翡翠吊坠在晨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与医生遗物一般无二的光谱。
爆炸的快艇碎片如烟花般西散,夜莺在这绚烂的“烟火”中奋力捞起半张被烧焦的货运单。那褪色的复写纸,仿佛是岁月的沧桑印记,上面显示这批货的最终接收方是某南美矿业公司,然而,卫星地图上的坐标却如狡黠的狐狸,指向了柏林郊区——那里有她童年时待过的孤儿院旧址,宛如一座被遗忘的孤岛。
暴雨如注,倾盆而下,两人如惊弓之鸟般躲进废弃的胶工寮。高阳如敏捷的猎豹,用匕首撬开地板,露出埋藏的军火箱。成捆的 AK-47 枪托上,东德斯塔西的鹰徽犹如沉睡的雄狮,散发着威严的气息,弹药箱里的生产日期,赫然是 1989 年 11 月——柏林墙倒塌前的一周,仿佛是历史的一个沉重注脚。
“这绝非偶然,”夜莺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枪身上的刮痕,仿佛在触摸着岁月的脉络,“三十年前的武器,三年前却出现在伊拉克战场……”她的指尖突然如同触电般顿住,某个弹匣底部的刻痕组合,宛如父亲在科索沃留下的神秘暗号,在她的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黎明时分,万籁俱寂,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这片宁静,犹如一道闪电撕裂了黑暗的天幕。这声枪响仿佛是一个信号,瞬间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只见五十名荷枪实弹的政府军士兵如鬼魅般迅速地包围了一座废弃的工厂,他们行动敏捷、训练有素,显然是一支精锐之师。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支队伍的带队上校脖子上竟然佩戴着一条来自金三角某军阀的珍贵象牙项链。这条项链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似乎暗示着这位上校与金三角地区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与此同时,躲在暗处观察局势的夜莺手中的战术平板突然接收到一份神秘的加密文件。经过快速破解,她惊讶地发现这份文件竟是慕尼黑少校的声纹密码!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声纹密码正在通过之前缴获的无线电设备不断重复发送着某个特定的频率。
就在这时,第一缕金色的阳光艰难地穿透厚厚的雨云,洒在了大地上。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夜莺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海岸边礁石缝隙中的一抹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