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川少爷怎么不进来看看?”几人一分开,杜襄就对着褚行问道:“最开始不是说要来上阜学院看看才来的么?”
“师傅肯定有自己的事情。”褚行看了眼身后的几人先后离开,拉着杜襄往前走:“快点吧,时间可不多了。”
杜襄被拉的小跑了起来:“好好,你慢点。”
慢慢的,几人来到一处被两个青年学子看守的地方,见到几人,两个学子先是拱了拱手后才说道:“几位都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么?”
“是啊。”杜襄点了点头:“他要考试。”
“只是他自己?”其中一个学子说道:“前方就是考试场所,按规定,只有参加考试的人才能入内呢。”
“啊?”杜襄愣了一下,回头去看那个被称作小宝的少年,少年对他轻轻点了点头:“是这样的。”
“那我也进去考试吧”,杜襄抿着唇皱着眉,“总不能让庭庭一个人进去。”
两个学子在一旁伸出了手:“请进,入院请不要大声喧哗,直行左拐就是。”
“好,多谢。”褚行拱了拱手。
进了庭院,两人一路疾驰,不一会就看到了一处有人把守的房舍,两人走上前去,对那两位把守在门口的少年道:“这里可是参加考试的场所?”
其中一个少年笑道:“你们是来等人的吧?在旁边稍等一会儿,应该用不了多久就结束了。”
“哦哦”,褚行点点头,站去了一边。
杜襄低头说嘟囔道:“看来这边考试也是有时间场次的,我们下船这都过去快一个时辰了,怕是等不了多久。”
“没事”,褚行小声摇了摇头:“我一会提前一些交卷就是了。”
褚行说完,屋舍房门突然就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六七个三四十岁的青年人,他们互相拱手作揖,然后就在门前告别离去,这时候从屋内走出一位老者,他对着门口的两位学子问道:“这可是最后一批,已经没有其他人员了吧?”
“没有了院长”,两个学子作揖说道:“今日已经无人前来应试,刚刚出来的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好,如此便封了这屋舍吧。”老人话还没有说完,听到动静的褚行连忙拉着杜襄跑了过来,“老人家您好,还有,还有两个学生没考试呢。”
一旁的学子愣了一下:“你不是来寻人的么?”
老者带着笑意的看了两人一眼,然后转身就往屋内走去了。
另一位学子倒仿佛忽然醒悟过来了一样,他看着褚行道:“这位小兄弟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吧,那你们可能走错地方了,这里的考试可并非普通学子能参加的?”
杜襄眉头一皱:“这是什么说法,什么考试我们不能参加?”他说着朝刚刚离去的那群人看了一眼,见他们年龄颇大,就默默念叨了一句:“难道还需要功名才行?”
“我们这里的考试确实需要功名,最少也要秀才才行呢。”两个学子笑道:“你们要参加入学考试,在来前路口左转即可,我们这边是右转了。”
“竟然最少也要秀才功名。”杜襄听后讶然的对褚行道:“看来你得了童生也不行,得今年过了院试才能来试试了。”
“嗯?”刚刚走到门口的老者回头看了两人一眼,然后问道:“小友何处而来?可是过了府试。”
“我们是崇礼县过来的,庭庭已经过了府试,还是案首呢!”
“崇礼县?”老者摸着胡须点了点头,“你们想参加这边的考试?”
“是。”褚行应道。
“那便进来吧。”老者对两个学子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转过身:“我来考校小友几个问题。”
第104章 10.游学
褚行和杜襄二人随着老者走进屋内, 屋内有十余张案牍,以前后左右间隔一米左右摆放着,案牍正前方摆着两张椅凳, 椅凳中间放了个方桌, 在方桌后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字画, 上书:“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方桌上有一盏金线镂空的莲状香炉, 此时正袅袅的萦绕着青烟。
“坐。”老者坐在字画下的椅子上, 一手搭在方桌, 另一手自然的放在膝盖上, 含笑的看着褚行杜襄二人。
褚行闻言拉着杜襄坐在了老者对面。
“你二人既过了府试, 都读过些什么书?”待两人坐稳后,老者笑着问道。
“我可没有过府试。”杜襄摇了摇头, 表情搞怪的说道:“我以前还觉得自己是块读书的材料,可后来见到了庭庭他们叔侄俩,您知道么, 庭庭他还有一个也十分怪胎的小叔, 见了他们啊,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