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这年头风寒难治,陶蓁跟吕姝俩小孩儿只能脱了鞋袜坐在岸边的草地上用脚挑水玩。
小河水挺清的,河底多是鹅卵石,沈妙挽着裤腿去下游放了几个篓子用大石头压着,沈砚他们在上游赶鱼。
村里的小伙子说他们平时都在下游拿堆泥堆截断河水捞鱼,吕老大听了当即号召弟弟们一块儿跟着干。
一时之间河水就浑浊了起来,俩小孩儿也不玩水了,沈妙也上了岸。
三个女孩子就蹲在岸边吃着果干,看哥哥们热火朝天地堆围堰抓鱼。
没想到这河里鱼还挺大只,沈妙看着被追赶得跃出水面的黑背白磷大块头,一看就是滑鱼片的好料子,晚上吃酸菜鱼也不错,可惜家里没酸菜。
一群大小伙子在河里横冲直撞,是不是逮到鱼一边往岸上丢一边叫得像猴子。
沈妙不知道有些年轻小伙是看到漂亮妹妹忍不住表现自己,她只觉得有些吵闹。
都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这十来个男人简直跟一千只鸭子一样吵。
最后收获颇丰,但一群人的衣服上全是泥水跟鱼腥味儿,简直没眼看。
连一向稳重的沈砚衣服上都沾了鱼鳞,但他抱着一条大草鱼,笑得格外轻松。
沈妙见状,也被逗笑了。
“兄弟们,既然都是一块儿出的力,这些条鱼我们平分怎么样?”吕淮提议。
“吕大哥说得在理,我没有意见。”沈砚点头。
“我也没有意见。”陶桓跟张昀也跟着说。
村里的小伙子闻言也咧着嘴笑:“就按吕大哥说的办。”
鱼有大小,数量不一,于是每人一条大鱼搭配一条小鱼。
也不用特地去称每条大鱼是不是一样重了,跟吕家兄弟相熟的这几日都不是爱计较的。
分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太小的鱼就随意谁想要就拿。
沈妙还在她的笼子里捡出几只清虾跟螃蟹,秋天的蟹黄肥,沈妙决定回去清蒸了一人一只。
“沈兄弟,听说你们家明天盖房子?”吕淮问。
沈砚点点头:“跟砖窑定的明日。”
“那我们也去帮忙。”吕琛道。
“我也去。”张昀也说。
到底是一块儿战过狼群走到幽州共患难的交情,沈家也算帮过他们。
沈妙笑了笑:“都来,一天十文钱,饭食管饱。”
那几个村民听了顿时意动,村长那边只叫了十个汉子,他们这几个都是半大小子比不上青壮,就没叫。
“沈家妹子,我们能去吗?我们也很有把子力气的!”
“行,都来。”
沈妙看他们也不是偷懒耍滑的人,外来人在村里也要有自己的人脉才能快速融入。
否则被嘴碎地在背地里嚼了舌根,很容易排斥他们家。
就这么说定了,分别的时候,沈砚也学着村里汉子那样,折了几段草茎穿过鱼鳃把鱼提起来,就伴着夕阳跟小妹归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