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红楼兵圣 > 第312章 空谈

第312章 空谈

顺正十九年

七月初三。~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

上午。

左云城。

大同有四个散州,七个县。

这些州县分别为大同县、怀仁县、广灵县、广昌县、灵丘县、山阴县、马邑县,以及蔚州、朔州、应州和浑源州。

大同西军的辖区分别是山阴县、马邑县和朔应州二州。

其中大本营所在的左云,严格来说是前明的大同左卫军屯所在地,也是以前大同五军中的驻地,如今成为王信大同西军的驻地。

也就说一军镇,两县城,两散州,加上团山口和威远关,这一块区域属于大同西军的防区。

左云城其实算是军城。

城并不大。

参将府在西北区域,东北区域是粮仓,东南区域是料仓,东北区和东南区交界处是主要的居住区,不光有鼓楼还有关帝庙和文庙,西南区域则有校场、寺庙、钟楼。

城中生活的百姓大概有几百户,二三千人。

整个大同西军却有一万二千人,这就是边军军镇与内地军队的区别,边军军镇离不开内地的供应,否则决计无法维持庞大的军士数量。

因此朝廷拖欠军饷,对边军的伤害非常大,远超内地军队承受的痛苦。

曾直从外头赶来,急匆匆的赶路。

公房里薛蝌看到曾直连忙起身。

“将军在不在?”

“在,我去通传。”

薛蝌主动说道。

曾直是国子监的监生,举人身份,还是辽东大户子弟,手头上大方,跟着将军来到大同后,被任为从事中郎,参与军事决策、文书处理等,为将军出谋划策。

自己只是主簿之一。

平日负责军营的文书章程处理、印信保管,同时还处理府内的一些日常事务,比如将军要商议、记录值班出勤等。

与自己一同进府的郑昂,已经是功曹,负责考核府内人员的功绩、品德等情况,为将军在人员赏罚、任用晋升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不过薛蝌并不气馁。

曾直和郑昂二三十岁,自己才十九岁,何况曾直还是举人身份,自己虽然落后他们,但并不用着急。

不久。

曾直看见王信,把这几日自己跑的几个州县情况上报给将军。

“已经知会各县供应粮草,不过将军不要抱太大希望,否则可能会失望。”曾直苦笑,也不忘记提醒王信。

王信心中了然。

王信虽然比自己还年轻,但是身为上官,却不会强迫下面办事的人。

什么事情严苛,什么事情讲实情,分的门清,在这方面,自己还要向将军学习。^衫+叶·屋\ ·已?发-布¨罪′辛*璋*劫*

曾直感慨道:“各县都在叫苦,可能听到了风声吧。”

“他们苦什么。”

王信鄙视道。

和人们想象的不同,大周地方其实很有钱。

大周承袭明制,明制是朱元璋设定。

税收收入。

中央与地方六四开。

如大明的朝廷,行省,县衙。

县府一级的主要税收是丁银、夏秋粮/折银、驿站银、马草/折银、布丝绢绵商/折银。

但到了省一级,主要税收变为夏秋粮/折银、驿站银、马草/折银、布丝绢绵商/折银,缺少了“丁银”这个巨大的进项。

如嘉靖西安府的主要收入是粮八十五万石、驿站银二十四万两。

等到了全国一级,主要税收是夏秋粮/折银、马草/折银、布丝绢绵商/折银,少了驿站银和丁银。

所以到了《万历会计录》这个朝廷纂修的财政会典里,当年西安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就只剩下了粮八十五万石,驿站银二十四万两和不菲的丁银未纳入其中。

丁银是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以及摊派百姓徭役的主要手段,不参加徭役的就要缴纳丁银。

丁银加上驿站银,这两样占据总税收的四成,同时也是地方和百姓博弈,至少占了七成的主要社会矛盾。

这就是大明朝入不敷出了两百年,而地方照样河清海晏。

甚至隆庆万历年间还能再创辉煌,其原因就是入不敷出的是中央财政,和各省、各府县没有关系,各省、各府县的财政依旧充沛,正常运作。

朝廷破产是朝廷破产,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