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光喊口号不行,必须付诸行动。而付诸行动的前提必须要提升自己。”
秦飞停顿了一下非常认真地说道:“就以水稻为例,我听说南方研究出新稻种,亩产提高到近千斤。我也跟大队提出过引进新稻种以达到增产目的的想法。可南方是多季稻,新稻种不适合北方。我们空有想法,却实现不了。所以,我想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听了这番话,徐勇扶了扶眼镜,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道:“秦飞同志,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多少人想借此机会,跳出农门,而你竟然放弃了上清北的机会,选择了我们名不见经传的农业院校。”
李忠国也感慨道:“秦飞同志,要知道清北毕业和我们学校毕业的去向可大不一样啊。前者可能留在京城,进入政府的重要部门,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前途无量;而后者的毕业去向与前者比起来,那绝对是天壤之别啊。”
秦飞摆摆手:“我志不在仕途,只想用所学的农业知识为家兴尽些绵薄之力。再说,我跟晓凯约好了一起考农学院,结果我却半道变卦,这种为人不齿的事情,我秦飞可做不来。”
“哥。你可不要因为我”
秦飞直接打断郭晓凯:“兄弟,我可不是为了你。记得我对未来的规划吗?为了让这个规划完美实施,你就给我学好畜牧养殖专业,而我学好种子专业,毕业后,咱们一起为家乡做贡献。”
郭晓凯郑重其事点点头:“哥,我绝对不会忘!”
“秦飞同志,你的精神感到了我。徐勇举起酒杯,“来我敬你!”
“我赞助!”李忠国也端起酒杯。
“还有我!”郭晓凯同样端起了酒杯。
秦飞举起茶杯:“咱们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干杯!”
“为美好的未来,干杯!”另外三人异口同声。
放下酒杯,徐勇道:“秦飞同志,哪怕是头拱地,我和李老师也要把你的志愿改到我们学校!”
“对!秦飞同志,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李忠国也说道。
“谢谢二位老师!”
------------
徐勇和李忠国离开的第二天,公社高政审的人就来到了南沟大队。
结果,十三名考上大学的同志政审均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