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峭壁上,生长着茎呈圆柱形,直立不分枝,边缘和中间有淡紫色,每根大概有二十厘米左右,现在已经是秋天,虽叶片不多,但能看的出这些都已经有三年,此时的铁皮石斛条里营养价值最高,这时的营养均衡是最高峰值,而且石斛条两头的石斛多糖都低于中间部分,中间最饱满的一段品质最佳。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net
在采摘之前,叶云华先细细将周边搜寻,想看看有没有蛇洞,再找找蛇,要是再来一条这样大的蛇,可是值不少钱的。但找了来回没见着蛇洞,只能罢休,先采铁皮石斛先。
关于铁皮石斛,有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在秦始皇年间,有一个术士,有一天他梦见在浩瀚飘渺的大海中,有一座仙山,仙山上的一朵奇花——紫楹仙姝,可赐人不老仙丹。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的秦始皇知道后,马上命他带人去寻这宝物。这紫楹仙姝便是铁皮石斛,紫楹即“滋阴”之意。
铁皮石斛在古代可是专供达官贵人的高级滋补养身的佳品,在邑朝也是,那价格应该低不了,叶云华当下手脚麻利地掐着一根根铁皮石斛。半个时辰左右将能采的都采了,剩下的那些没有工具根本下不去采,只能等下次准备更充足再过来采了。
采完铁皮石斛,时间也不早了,筐子里塞满了铁皮石斛,满满当当的。
在准备下山的时候,叶云华换了个方向下山,总从后山上,那一面除了之前挖到的何首乌,其他的都是比较常见的药材。今天想从另一面下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发现。
现在的时辰也不早,下去也赶不上老陈头最后一趟车到县城,好在天气微凉,筐子里的蛇坏不了。
叶云华收拾好,拎着筐子从另一面下去,在这面下去显然难度大很多,能看得出这边很少有人过来,树木茂密的吓人,郁郁葱葱的树冠把阳光全挡住了。
就这样在一时兴起的冲动下,走了不知多久,终于走出那片密林,看见阳光。真的庆幸没有遇到其他的蛇,只有中途遇到十来只野鸡,可能是太久没有遇到像叶云华这样的人,野鸡胡乱窜得飞起,叶云华也眼疾手快地截下一只飞到半空的野鸡,当机立断给它扭断了脖子。
此时此刻的叶云华心情非常美丽,把野鸡放到筐子里野,右手握着棍子,看着山下的方向,确定好方向后,准备走的时候看到一大片魔芋,没错,就是一大片魔芋,不由惊奇这里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魔芋圆柱形的茎杆长得粗,上面有褐色斑点,远看就像菜花蛇一样。魔芋有粗壮的叶柄,分三个叉枝,叉枝再分三叉,每一个叉枝上长着绿色的叶片,犹如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
众所周知,魔芋一般都不开花。但是,有些魔芋在每年的四月至六月会开出紫色的花。这种花的味道相当独特,不仅没有一点香味,还透着股怪臭味,路过的人都会捂鼻。
花谢了之后,魔芋顶端会结出形状像“玉米棒子”的东西。这个“玉米棒子”上长着类似玉米的椭圆形的小颗粒。“玉米棒子”最初为绿色,成熟时多为橘红色,椭圆形的小颗粒里面有黑色坚硬的种子。将“玉米棒子”上面的种子收集起来,同样可以培育出魔芋来。
但现在看到的这片魔芋,还没有完全成熟,可能是地势的原因,这片魔芋顶端的“玉米棒子”还没有完全转变颜色,这片魔芋还没到能采摘的时候,印象中这里的人还不知道怎么食用魔芋,之前听说高山村的人有挖过出来煮了吃,但不知道是不是没煮熟,人吃完当晚就腹痛难耐,腹部隆起像怀孕的妇人,后来还是同村会治牛的赤脚大夫给灌催吐和下泄的药才拣回一命,这使得大家更不敢乱吃山里不知名的东西了。
叶云华见魔芋还没到能采摘的时候,也歇下挖魔芋的心思,但细心地记住这边的地形,这片魔芋照目前的生长速度,还要等上大半个月才能过来挖。
想到了魔芋豆腐,魔芋丝,魔芋爽……不由得口水疯狂分泌,但肩上的重量在提醒她,还得背着一大篓子东西,快速地向山下走去。
走着到半山腰时,看到了苜蓿,这今天都是惊喜啊。之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种地,这里的地开荒后,按照原始方法养地要好几年才能成肥地。看到苜蓿之后,叶云华心定了一半,这苜蓿改良土壤效果好,有着很强大的根瘤菌,除富含氮素外,富集磷、钾的能力也较强,既可压青,又可用作轮作倒茬作物。
俗话说“一茬苜蓿一层肥土”,再贫瘠的地,撒上苜蓿都能活,养地首选。
叶云华之前还想着能不能在村里买上几亩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