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152章 ,一千万人民币,小金库

第152章 ,一千万人民币,小金库

第152章 ,一千万人民币,小金库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日,京城南苑机场。

时隔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陈省身终于从美国那边回到了国内。

吴文俊等人亲自来接陈省身,后者见到吴文俊的第一句,便是询问王多鱼在不在京城?

“老师,他在哈工大,七月回了冰城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京城这边。”

“好,那你给他打电话,让他来京城一趟,我需要跟他商量一下关于报告会的事情.”

听到他老师的问题,吴文俊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老师,你打算让他去美国那边召开报告会还是在国内呀?”

陈省身闻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按照陈省身的意思,当然是希望王多鱼能够去美国那边召开报告会,这不仅仅是斯梅尔、约翰米尔诺、安德烈韦伊等人的意思,同时,上面也有这样的想法。

可问题是,王多鱼似乎不太乐意出国。

如果王多鱼过于坚持己见,不愿意去美国参加报告会,那真的让人头大了。

同一时间,李瑞带着章纪川、范宝江两名教授,走进了七机部办公大院。

办公室内,方礼和主任瞪大眼睛,看了看李瑞他们三人,又看了看手里的策划书,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老李,你们哈工大可真牛逼啊!连电机都给研制出来了,是不是笃定了我一定会给你们批条啊?你们这是逼我犯错误啊!”

李瑞闻言,当即反驳道:

“方主任,话可不能这么说,你都还没试,怎么就说是犯错误呢?”

“再说了,我们这些高校本来就有印刷厂、招待所,还有实习工厂.现在不就是成立一家雕牌电动自行车公司而已,怎么就不行了?”

方礼和翻了个白眼:这能一样么?

从五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大高校,其实都差不多,名下有不少小单位。

甚至一些农林院校还创办了实习农场、林场等等,校企比比皆是。

但这些都只是小微企业,无足轻重,同时这些小微企业都是时代背景下,运转保障系统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比如说保卫科,这就是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部门。

然而,李瑞他们现在要申请的电动自行车公司,并不是小微机构或者企业,而是一家投资上千万的大企业。

如此大的资金,方礼和当然非常吃惊,也怕被上面批评。

尽管去年十二月开始,就已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但上面为了确保经济建设平稳运行,投资不至于打水漂,基本上都以石油化工等为主。

这一点,住在大红沟村的王多鱼就最清楚了。

一九七二年,计委报送了《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涉及到了二十三套化工设备,大约需要六亿美元。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国家便启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兴建了二十六个大型工业项目,这些计划都在八二年才会全部投产。

而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

我们跟美国各取所需。

在这轮大规模技术引进当中,最为亮眼,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大量的化肥厂。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而化肥则是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农家肥虽然很不错,但想要制作农家肥可真是太难了。

从七三、七四年开始成立的各大化肥厂,到了今年才陆陆续续开始投产,我国的农业也是到明年之后才陆续发展起来。

这一切,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由农业转向工业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是从那个时候确定下来的大方向。

既然大方向是这些工业,而电动自行车明显不在这上面。

方礼和不愿意冒险,便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

“老方,你再认真看看,真的,我相信你肯定会同意的。”

李瑞见状,不由叹了一口气。

果不其然,还是被王多鱼猜中了。

如今这个时代,建设的大项目都是上海宝钢、十堰二汽、大庆三十万吨乙烯等战略工程。

相反,汽车、电子、航空等战略行业是难以为继的,比如运十飞机项目后面竟然因为资金问题而流产,京城电子管厂想要上马液晶项目,也因为缺乏国家投资而流产。

从七八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盲目贪大之风也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