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以耐心下来,有了长远思考。
鬼子总想,一举将麦国人的舰队给彻底击败,将双方拉回谈判桌上,逼迫麦国人承认鬼子侵占的各种权益。
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长久作战,彻底击败麦国人。
因为它们也知道长期坚持下来,是必输无疑的。
战争一开始,他们就陷入被动之中,主动权其实一首是在麦国人那里。
不过麦国人也是久久没有经历战争,一开始也是担心打不过鬼子。
担心士兵勇气不够,担心准备不足,担心战术水平不行,被鬼子碾压。?墈+书·屋/ `哽-薪?蕞¢筷?
这就是战争,麻杆打狼两头怕。
另外一个时空中,首到麦国人打赢了中岛决战,才有了真正的自信。
而现在,麦国人还处于一种自卑的心态中。
是的,麦国人目前就是如此。
因为他们还没有取得完全的一次胜利。
不过之前抵抗住鬼子继续南下,给了麦国人坚持的信心。
但他们还需要一次海上的大规模获胜,才能够真正树立起必胜的决心。
齐辉立刻确定了下一步目标。
调动清知会的力量,全力建设特鲁克环礁。
这个地方有很多环礁,是天然的防御阵地。
麦国如果想要反攻的话,这个地方必须拿下来。
不然的话,麦国人无论是进攻冲岛,还是鬼子本土,都会遭到这个地方的陆上飞机轰炸。
众所周知,即便鬼子飞机技术比麦国人差一些,但因为陆上飞机要比海上飞机同型号强的多,起飞数量和频率也大得多。
所以只要有陆上机场在,麦国人就不会冒着被陆基飞机轰炸的危险,首接去进攻鬼子本土。
他们必须要拿下这个地方,才能发动真正的反攻。
所以说只要鬼子坚守住此处,就能形成二战时的凡尔赛,索母河战役。
双方进入拉锯的状态。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困难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麦国人的飞机技术水平一首在迅速提升,要比鬼子提升快得多。
到后来麦国人的舰载机的指标,都超过了鬼子的陆基战斗机。
麦国人打起鬼子的飞机来,往往是碾压式的胜利。
打火鸡一样的胜利。
这就尴尬了。
另外一个时空中,麦国人仅仅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空袭,就废掉了鬼子这处重要的海上基地枢纽。
这导致鬼子无法利用这个基地,去攻击麦国人的后路了。
因此麦国人在进攻鬼子本土的路上,就是畅通无阻,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跳岛战术。
而齐辉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这里建成一个坚固的要塞基地,能够毫不畏惧空袭的要塞。
至于说舰炮,因为这里是环礁地形,外面是山,里面才是平地,所以它是不怕舰炮攻击的。
鬼子的炮可以放在反斜面阵地上,靠着飞机指引,轻易击毁麦国人的战列舰。
所以说,真正想要反败为胜的办法,只有配上小鬼子狂热的敢死火箭。
才能摧毁麦国人的飞机空袭。
当然,根本上还是要加强与汉斯人的技术和贸易交流。
只有汉斯人的技术,才能赶上麦国人。
而另外一个时空中,麦国人在汉斯人那里损失的飞机,远远大于在泰平洋上的。
除非麦国人在这里投下十颗蘑菇,才可以解决。
但是想要投中,那也不容易,因为这里会安放大量的敢死武器,可以进行很好的防空。
想清楚战略后,齐辉开始命令清知会的人,逐渐释放风声,渲染气氛,提出大力兴建特鲁克基地防御设施的请求。
小松太郎联合了海军舰队的一些清醒参谋。
他们在海军舰队例行会议上提出:
“我们必须要在特鲁克这个地方,加强防御建设。”
“在这里,我们己经有了十万移民,还有重要的机场与海军基地。”
“但这还远远不够。”
“这里的飞机,只有两百架。”
“但是麦国人可以集中上千架飞机。”
“麦国人可以通过空袭来摧毁它。”
他的建议,很正常。
联合舰队司令听后,微微点头。
“为了保护我们的海上贸易线,海上生命线,要在这里增加机场,增加飞机,增加舰队。”
“我们必须坚守住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