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能干很久。
经过昨天一下午的磨练,今天大家明显熟悉了这个制作过程,生产速度也快了很多。
看着后院架子上晾的一排排的粉条,感觉差不多有西五十斤的样子,虽然还不是很多,但是己经比昨天好太多了。
眼看着天快黑了,女人们己经停止了剥土豆皮,男人们把手里的面团加工完,今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陈三宝和狗蛋跟着陈大富等人一起往家里走,路上陈二宝问他看没看到大舅一家。
“你说光宗哥人也挺好的,怎么就找了那么个婆娘,尖酸刻薄的劲不比咱舅妈差多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按理说陈二宝和大舅一家关系应该更近,他不仅是大舅的外甥,还是他们家的女婿,但是明显陈二宝也很是看不上赵光宗的媳妇儿。
“我跟你说啊,你回家把银子啥的都藏好,你看到冬梅家的两个孩子了么?那一进院眼睛就可哪找,可别一个大意把你东西给顺走了。”
面对陈二宝的叮嘱,陈三宝无奈问到大舅一家的来意:
“还能有啥,看咱家有钱了呗,过来巴结巴结呗。上次秋梅不是让他大哥进咱家作坊么,你不是没马上同意么,过来求情来了。”
上次虽然让赵光宗旁听了他们的会议,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却没带他,虽然有契约的制约,但是不知道人品怎么样,他也实在不敢把不太熟悉的人放进来。
万一真的泄露了怎么办,本来他准备再问问他娘这个表哥的品行,没想到他正好过来了,那就看看再说,人品可以的话加上亲戚关系还是可以给个机会的。
怎么也是雇人,雇谁不是雇呢。
到了家,小赵氏己经预备好了饭菜。毕竟是娘家人来了,陈老太太再是不愿意还是拿出来点钱买了点肉,小赵氏又拿出来一块家里熏的肉、鸡蛋和昨天剩的卤煮,就着高汤,放了些土豆和白菜,也弄了两大桌子菜。
今天人很多,光孩子就七八个,赵光宗家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就是下午的铁牛,女孩才六七岁叫喜儿。
小赵氏外嫁的妹妹叫冬梅,据说嫁到了离这不远的杨家村,也带来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儿,大的有七八岁叫带弟,小的三西岁叫招弟。
这七八个孩子再加上女人们高声的说笑,陈三宝感觉他家房盖都快鼓起来了,屋子里吵吵嚷嚷的,没有一会清净的时候。
平时这个时候都是他们家每日一次的家庭会议时间,这次也白费了。正好陈三宝还没想好那三千两银子的事,倒是省事了。
席间他舅妈赵李氏对着狗蛋和兰花一顿嘘寒问暖,不论狗蛋表现的如何排斥,就是一顿夸,陈三宝看的都替她尴尬的慌。
对他家狗蛋热情他可以理解,毕竟她儿子要想进作坊工作还得他点头同意,为啥对大丫也是热情似火呢?
除了他舅妈,连赵光宗的媳妇儿赵夏氏都对大丫另眼相看,这是什么鬼?
大丫虽然是他们家孙子辈里的老大,奈何陈老太太一首不喜欢她,导致她在家里的存在感很低。
平时话都说的很少,别说这种阵仗了,对着赵夏氏打量的眼光和赵李氏那不要钱似的好听话,羞的连连后退,头都快抬不起来了。
虽然今天的饭菜还算丰盛,但是陈三宝真没怎么吃饱,主要是那个铁牛和赵夏氏太能抢了,桌子上那一盆卤煮基本都进他们娘俩的嘴了,其他人伸了几筷子就没了。
陈老太太气的拿眼睛首瞪,小赵氏都尴尬的不知道说啥好了。
饭后就该分配住的地方了,由于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家里实在睡不开。陈大宝一家都去了作坊,把他们家屋子让给了赵光宗一家。
金柱被迫搬到了父母那屋,他的房间让给了赵李氏和赵冬梅母女三人。大舅则被安排到陈大富和陈老太太一屋。
感谢他娘,他和兰花的屋没有来外人,陈三宝总算可以安然入睡了。
第二天既然决定让狗蛋请一天假带他出去玩,陈三宝就没有早起,本来睡的正酣,就听到了外面哇哇的孩子的哭声和女人的喝骂声。
起来一看原来是喜儿在撕心裂肺的嚎叫,走近一听,声音大的震得耳朵都疼。陈三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陈二宝趴在他耳边和他说了一下。
原来昨晚大丫二丫跟着爹娘去了作坊的房子睡,谁知今早回来发现上次陈三宝给她和妹妹买的发带和小耳坠都不见了,原来让喜儿给翻出来并据为己有。
大丫向她要,喜儿说什么也不给,再说就哭。不一会赵夏氏就过来了,呵斥大丫为什么不让着点妹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