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拖拉机、大型耕地机,这些陆星苒都搞不定的东西,到了他们手里边,就跟玩具似的。
哪怕是组里比较瘦弱的阿敏姐,那挖掘机开的也是如履平地。
“姐可是有证的!”
阿敏开着挖掘机,首接到了最前面去挖地。
旁边和阿敏是同期的一个男生跟大家解释:
“她之前有个项目,刚好在山上,好巧不巧遇到暴雨滑坡,项目差点没了。”
“原本预计通山要一个月,她一气之下自己去考了证,跟挖掘机师傅两人一个多星期挖通了。”
听着的人都透露出敬佩目光。
对于农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打击,能比得过认真照顾了几个月的实验植物,临收获时遇到天灾。
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抵抗天灾,想起这个大家干活儿就更起劲了。
陆星苒他们组来得早,机器还比较多。
后面来的晚,只有铁锹锄头和镰刀。
再后面的 ,只能拿着编织袋跟在大队伍后面捡草根了。
种地就那么些事儿,挖地、改土、下种,完成这些前期工作,后面就是维护管理的事情了。
陆星苒只会用小型手持耕地机,也是她空间里的同款。
当时她为了好学好操作,买的都是的这些小型机械。
好在她用的熟练。
虽然效率比不上开大机器的同事们,但是他们修理不到的土地边缘,都由陆星苒和另外两个同事处理了。
日头越来越高,来开荒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除了各单位硬派的人头,还有不少是接了单来开荒的普通居民。
开荒的贡献值不多,但好在门槛也很低,基本上正常劳动力都能来做。
还有不少小孩,跟在妈妈身后帮忙捡草根。
基地里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上学的。
学位紧不紧张是一回事,家长放不放心让孩子去上学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