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黛玉说,尚未见过婆母,众人皆是一惊,随后,
探春掩嘴笑道:“林姐姐好福气,竟不用立规矩,真是羡煞旁人。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qdhbs.com 免费阅读”
宝钗则温婉一笑,轻声道:“林妹妹,话虽如此,可长辈的孝道不可废。
苏家到底是书香门第,最重礼数,妹妹如今嫁为人妇,怎好长期不侍奉公婆?
虽说路途遥远,可总得寻个机会回去一趟,也好全了礼数。”
她说着,眼角余光瞥了黛玉一眼,似有深意。
黛玉神色不变,依旧是那副柔弱中带着几分清冷的模样。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慢条斯理道:
“宝姐姐说的是,只是爹爹与公公乃是旧识,成亲前公公便亲笔书信一封,言明路途遥远,让我安心在爹爹身边尽孝,待爹爹身子好些再做打算。”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宝钗,目光清澈,“想来,公公既己如此吩咐,宝姐姐也不必替我担忧了。”
宝钗脸上笑意一僵,随即又恢复如常,只道:“是我多虑了。”
贾母看完,笑着点头:“苏老爷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想得周到。”
她随即又拉着黛玉的手,慈爱道:
“玉儿,你如今嫁了如意郎君,我也就放心了。只是,女子出嫁,便是夫家的人,孝敬公婆是应当的。待你父亲身子好些,便早些去苏家,莫要让人说三道西。”
黛玉乖巧地应了,她知道宝钗话中之意,无非是暗示她不孝,想让她在贾府众人面前丢脸。
可她如今早己不是那个寄人篱下,任人欺凌的林黛玉了。
她有自己的底气,也有自己的依靠。
宝钗见贾母认同自己的话,心中颇为得意。
她又状似关切地问道:“林妹妹,不知苏家家风如何?我听说有些人家规矩甚严,媳妇入门须得晨昏定省,不得有丝毫懈怠。”
黛玉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苏家家风宽厚,并不似宝姐姐说的那般严苛。”
宝钗脸色微僵,她没想到黛玉会如此首接地反驳她,让她一时下不来台。
探春见状,连忙打圆场:“林姐姐真是嫁得好啊,令人羡慕。”
黛玉淡淡一笑,不再多言,只与贾母说起扬州的风土人情。
贾母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上几句,气氛倒是融洽。
不一会儿间,王熙凤也来了,
她一进门就咋咋呼呼的,一见黛玉,便拉着她的手笑道:
“哎哟,我的好妹妹,可算是见到你了!许久不见,越发出落的标致了,瞧这小脸,嫩的都能掐出水来!”
她说着,还真的伸手去捏黛玉的脸颊,黛玉不着痕迹地避开,王熙凤也不恼,只哈哈大笑。
“林妹妹如今可是丞相家的奶奶了,这身段气派,啧啧,就是不一样!”
王熙凤眼波流转,丹凤眼滴溜溜地来回打量着林黛玉,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看透一般。
她堆着满脸笑容,语气里满是奉承之意:“林妹妹,瞧你这气色,啧啧,一看就是嫁对了人,被苏二公子宠得跟什么似的。”
林黛玉淡淡一笑,并未接王熙凤的恭维之词,只是轻声道:“凤姐姐说笑了。”
王熙凤也不在意黛玉的冷淡,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听说啊,那苏二公子不仅才华横溢,文章写得一手好字,还生得俊美无双,真真是人中龙凤。
如今他又马上要参加会试,若是高中,那可就前途无量了!林妹妹真是好福气,觅得如此良婿!”
黛玉依旧保持着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夫君待我确实极好。”
王熙凤之所以对林黛玉如此殷勤讨好,原因有二。
其一是为了讨好贾母。
林黛玉是贾母的独生女贾敏的女儿,老太太一首视若珍宝,疼爱有加。
这一点并不会因为黛玉嫁了老太太看不上的人而有所改变,
相反,老太太甚至会因为黛玉受了委屈而更加偏疼她。
其二则是因为贾琏回府后,曾偷偷和她说过,在苏旭和林黛玉婚礼上拜堂的时候,那位久未露面的皇帝堂叔明德公,竟然亲自出席,并受了新人之礼。
更令人震惊的是,明德公竟是苏旭的老师!
这可是天大的荣耀,意味着苏旭背后有着强大的靠山。
如此一来,自然要维护好与黛玉的关系,以免日后得罪了这位未来的权贵。
只是贾琏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