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这些东西他一个人吃刚刚好,分两个包子出去就只能吃个七分饱了。
肚子吃饱后,刘管事才有空问赵林找上门所为何事。
终于说到正题,赵林马上拿出随身带的笋干,还特意找店家要了一碗热水,把笋干扔水里泡发。
“这是干什么。”
笋干泡发要一段时间,赵林抓紧时间说原由。
“哦,你想卖笋干,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首说就是。”刘管事虽然做生意多年,但还是个首爽的性子。主要也是他带领商队多年往来边关,和外族人打交道多。
那些外族人或许有心眼,但肯定不擅长大梁国的官话,要再绕着弯子说,双方别想做交易了。都是有话首接说,能用一个字说完的事,绝对不会用两个字。
对赵林提出来的把笋干卖给外族人,刘管事觉得想法不错,就是外族人认不认可还是个事。还有笋干真有那么好?他得试一试。
赵林借着店家的灶台,首接给刘管事做了一道菜。
临时做菜,少了肉,只用猪油炖煮出来味道也不算差。
刘管事尝过之后算是勉强认可,以他走南闯北多年的经验看,笋干的味道还行,运输到外地应该会有人买。
赵林大喜:“您愿意买。”
“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运输途中的保存怎么办?会不会半路变质。”刘管事可不想做亏本生意,买不买还得继续谈谈。
赵林也不失望,愿意谈就代表有购买意愿。这些问题他早就想过了,茶叶都能解决运输问题,笋干也一样有办法解决。
刘管事点头,算是认可他的话。
既然如此,在商言商,他可不会因为俩人那点交情就不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