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西华苑虞妃和大皇子的对话就被传入了萧墨辰的耳朵里。
萧墨辰听完冷笑一声说道:“我和母后居然会被这种货色耍的团团转,可见我们是有多无能。
行了,暂时不用管他们,父皇既然赏了我王位我自然是要去谢恩的。”
说实话皇帝这段时间赏了他不少东西,但是他都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
说到底他心里对皇帝还是有怨恨的,如果不是他弄那么多莺莺燕燕在后宫哪里会有这么乱七八糟的事。
都说帝后情深,可是后宫里的女子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吗。
不过现在追究这些己经没了意义。
萧墨辰来到含龙殿的时候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说实话皇帝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勤政爱民,从来没有滥杀过无辜。
但是在萧墨辰看来却有个心慈手软的毛病,当个守城之君还可以,若是开疆拓土恐怕就差点意思了。
皇帝听说自己儿子前来谢恩,赶紧让人把萧墨辰请了进来。
萧墨辰见到皇帝后收敛了自己的心思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个头说道:“儿臣多谢父皇厚赏,受封王位儿子实在是受之有愧。”
皇帝赶紧上前把他扶了起来说道:“怎么能说受之有愧呢。
你此次往北境押送粮草可是立了大功了。
黄老元帅都己经上折子替你表功了。
若是这些粮草没有及时送到恐怕咱们驻守在北境的大军都得饿死。
这次是朕的失误,一想到那些灾民流离失所朕就失了分寸,行了昏招。
幸亏有你及时弥补,不然咱们大燕真的危险了。朕怎么对的起边境的几十万将士啊。”
萧墨辰听了皇帝的话安慰他道:“父皇不必自责,虽然儿臣不赞同父皇挪用军饷赈灾,但是父皇的难处儿臣是能够体谅的。
儿臣只不过是押送了一趟粮草。
其实真正有功的是明昭硕人,她不仅捐出了全部家当购置粮食,而且那些安置灾民的法子也是她提出来的。
父皇最应该重赏的是明昭硕人,而不是儿臣啊。”
在这件事上严青青的功劳是最大的,萧墨辰不允许任何人忽视姑姑的功劳,所以见皇帝迟迟没有动静,他要来为姑姑讨封
皇帝见萧墨辰并没有因为被封王而骄傲,反而是更加的谦卑。
对于解决北境粮草的事也能实事求是,不冒认功劳,心里更加高兴。
于是笑着说道:“朕既然封你为王,自然是你担的起这个王位。
朕虽然没有先皇的雄才伟略,但是这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至于明昭硕人,朕心里有数,如此大的功劳朕也知道该重赏,但是还没想好该如何赏她。
对了你跟明昭硕人是如何认识的?她是不是知道你的身份,怎么会把如此重大的事情托付给你啊?”
萧墨辰听了便把严青青是如何救他的,他这一年多来在住在李家,李家人是如何对他好的事说了一遍。
尤其是严青青对他的关心更是事无巨细,待他跟李家几个孩子几乎没有差别。
当然萧墨辰只讲该讲的,至于那些不该讲的,萧墨辰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而且在萧墨辰的表述中严青青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孩子。
皇帝听完心疼萧墨辰的同时,更是感慨万千。
这明昭硕人果真是大燕的福星啊。
不仅解决了大燕朝百姓的温饱问题,护住了大燕将士的命,更是救了他的儿子啊。
这赏赐绝对不能轻了,他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赏赐明昭硕人才行。
再说严青青这边,除了辅助李开山进行沧河镇的建设外,还在不断的研究新产品。
食品加工坊里推出了粉条和土豆粉两款新品。
因为这些东西能长途运输,所以更受那些客商的欢迎。
据李向安统计订单都排到下半年了。
洗化坊这边严青青又新研究了几款口红,有杏花的和桃花的。
不仅颜色好看多样,而且样式也很别致,跟市面上的口脂都不太一样。
刚上市就受到许多贵妇小姐们的追捧。
她们平时聚会的时候,都会讨论谁适合用哪个色号。哪个颜色更正一些,哪个颜色更显肤色一些。
如果谁能拥有沧河李礼全色号的口红那就是件很值得显摆的事情了。
无论是对沧河镇还是丞阳县来说李家的生意规模己经扩张到极致了。
若是想要有更广阔的发展或者说李家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