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兮让人把邓山之子邓遥带来,试探着能不能从小孩子口中找到些线索。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本文免费阅读
此时己到晌午,张汝兮听到有人腹中鼓鸣声,想到差吏们都没吃饭,便自掏腰包打发进福去集上买些烧饼和馒头来。
差吏们一听县令要请他们用饭,一时之间都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请的还是馒头烧饼,这种细面做的好东西。
张汝兮自从穿越过来,一路上因着金手指,银两尚且不愁,吃食上有荤有素。
其实对于普通平民百姓来说,平日里都是吃豆饭,谷糠和树叶野菜捏成的饼或者窝头这种主食来填饱肚子。
日子稍微好一点的,能吃上粟饭野菜,逢年过节家里头还能加条咸鱼或者腊肉打个牙祭。
上层阶级的吃食,就连那些炒菜炖汤之类的,对于有些只吃过豆饼贫苦老百姓这辈子都是见所未见。
更别提南山县这穷地方,这里头有些人家穷的家连锅都没有,煮饭时用时把石头烧熟了,把食物放上面烤,更别提猪油盐这种调料品,百姓们大多都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
南山县有一大半人口都是贫困户,剩下的一部分也只是勉强到半温半饱的程度。
而这些差吏有一大家人子人要养活,生活条件也一般,平日里在家只能也吃豆饼,官署里提供的粟饭和野菜己经是他们吃的比较好的了。
进福从铺子里买来馒头烧饼,张汝兮让他分给差吏们,几个差吏诚惶诚恐的接过来,连连道谢过后,有几个咬了几口,就塞在怀里,估摸着可能想带回家给家里人。
这时隔壁刘氏家中的几个继子继女趴在门槛旁看着大人们吃饭,张汝兮看见了,便让进福拿几个馒头过去一同给他们吃。
进福本被这几个孩子拿石子丢过,见如今他拿了馒头过来,那几个孩子想吃,态度说变就变,讨好的围在他旁边。
而张汝兮自己拿了份烧饼,咬了一口垫垫肚子。
这时候邓遥叫人带过来问话,刚刚离得远没仔细看,这孩子长相随父母,年纪小小就看得出来,眉清目秀,模样钟灵。
那孩子被人带过来,用眼睛偷瞧着张汝兮也不说话,张汝兮便主动掰开手中的烧饼递给这孩子半块。
耐着性子问道:“烧饼吃吗?”
邓遥点了点头,接过来烧饼,捏在手心里。
张汝兮看他有些怯生,便让又喊了刘氏过来,让刘氏在一旁,好让这孩子不这么紧张。
果然刘氏一过来,那孩子就主动牵上刘氏的手,低头啃起了烧饼。
张汝兮咪咪笑问道:“小朋友,你可知你父母哪去了吗?”
在场众人又听她再一次提起“小朋友”这个词,不免有些新鲜。
邓遥摇摇头,一副老实巴交的小孩样子。
刘氏捏了捏邓遥的手掌心:“阿遥,大人问你呢,说话呀!等会大人就会让人找到你阿娘,来接你回家了。”
邓遥抬眼扫视刘氏,小手紧紧捏住馒头,神情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后,他微弱的开口。
“阿娘说,她去找阿爹了,让我在婶娘家好好等她。”
张汝兮又问:“那你阿娘有说去哪里找你阿爹吗?”
邓遥摇摇头:“没说。”
张汝兮发出疑问:“那你阿娘为什么突然说要去找你阿爹?”
邓遥皱了皱眉:“有个胖阿叔来敲门,阿娘跟他说了几句话,就把我留在婶娘家里了。”
线索来了!
张汝兮提起精神,耐着性子问道:“什么样的阿叔,你认识吗?”
邓遥想了想,迷茫的抬头回答:“没..没见过。”
张汝兮又问:“长什么样你有印象吗?”
邓遥眼睛眨巴了两下,努力回想,他描述道:“那个阿叔高胖的,阿爹没有胡子,他有胡子。”
“他穿什么颜色的衣裳?”
“好像是..白的.”
张汝兮指着不远处和进福一起玩耍的几个蛮人小孩细细问:“那他的穿着是跟你一样呢?还是跟他们一样?”
邓遥咬了咬手指:“应该..跟我一样..”
张汝兮又耐着性子问了几句,那孩子年纪小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只知道从他口中知道宴女姜离家之前,有一陌生男子来寻她,说了几句以后,宴女姜就把孩子托付给刘氏,自己紧跟着离家。
这个陌生男子很有可能就是夫妻二人离奇失踪的关键。
现在的重点是让人查找这个男子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