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十点,赵凯和孔杰两人各自驾驶一辆货车,前往沪城送货。-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他们前脚刚走,一个戴着墨镜,提着行李箱的中年男子后脚便来到了复兴电子厂门口。
“变化真大啊。”
牟远东望着眼前这成排成栋的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医疗站以及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心中无限感慨。
刚开始接触陈俊生时,本以为他只是个靠背景发家,靠满嘴跑火车捞偏门的小年轻,后来接触几次,慢慢的发现他有点东西,如今再看,陈总真是个实干家。
“还好,不负所托。”
牟远东握紧手中的行李箱,大步流星的走向门卫室,先做访客登记,等门外打电话通报后,没多久,他便看见陈俊生揣着把伞,一路小跑着出现。
“牟先生。”
陈俊生见到牟远东,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笑容,他的这声“先生”,就跟“老师”一样,透着尊重:“辛苦了。”
“哪里,哪里。”
牟远东快步上前,握住了陈俊生伸出的手,客客气气地打招呼:“陈书记好。”
“外面太晒了,去我办公室喝茶。”
陈俊生打开伞,顺手接过牟远东的行李。*x/s~h·b-o?o!k/.\c?o-m′
“我来,我来。”牟远东赶紧主动接伞,步子稍稍靠后,保持半步距离,遮阳伞举过陈书记头顶,自己暴露在太阳底下。
陈俊生见状,笑笑没说什么,一路领着他来到书记办。
“我这趟东瀛之行,从松下公司带回来了彩色电视机CRT晶体管制造技术,还有一小部分他们正在秘密研发的等离子平板显示技术。”
牟远东也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实干家:“这其中的等离子平板技术十分梦幻,在两片玻璃之间,整齐排列上百万个放电单元,通电后,这些充满气体的放电单元会产生均匀的亮光,以此形成图像。”
“不过,那些放电单元里面究竟充入的是何种气体,我费尽心机也打听不出。”牟远东说到这,汗水浸透的脸上满是遗憾。
陈俊生却是两眼放光地盯着牟先生:“您把松下公司的CRT晶体管制造技术给带回来了?”
“是的。”
牟远东点点头,打开行李箱,找出一份压箱底的图纸,给陈俊生过目:“这是我回国后,凭记忆1比1复刻的技术图纸。”
“先生当真是天纵之才。`卡^卡+晓-说-蛧· ~勉_费\岳′犊′”
陈俊生接过图纸细看一番,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对牟远东大为赞赏。
虽然这份技术图纸的实用性和准确度有待考验,但是陈俊生从这如同印刷般端正、齐整、一丝不苟的绘图和备注中,足以看出牟远东此次东瀛之行,绝对是花了大心思,下了硬功夫,带了好东西回来!
别的不说,就刚才他对等离子平板技术寥寥数语的精准描述,便己经让陈俊生感到惊喜了。
因为他只需要用这几段描述和一封陇西省委的介绍信,就可以立项。
至于彩色电视的CRT晶体管显示制造技术,这可是现如今可以首接商用的核心技术。
陈俊生都不知道牟远东是用了什么样的计谋,居然能从鬼精鬼精的东瀛人那里把它给带回国。
“松下公司的那些工程师们,一个个傲得很,拿鼻孔看人。”
牟远东喝了两口茶,吐槽道:“说什么技术过于先进,即便对外展示,甚至首接送上图纸,没有他们的内部人士手把手指导,我们华夏人十年、二十年也造不出高质量的晶体显示管。”
“他们有先发优势,我们作为基础薄弱的后来者,短时间内想要追赶,确实很难。”
陈俊生既能认清现实,又有长远之见:“先让他们得意一段时间,回头我带上你,还有复兴电子厂的全体职工,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
牟远东深深看了陈俊生一眼,笑着关心道:“我听说东江民生经济公司那边,今年五月初己经正式量产黑白电视机了?”
“是的。”
陈俊生点点头,说:“东江公司做的是中低端工业品,满足国内民生需求,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
“复兴电子厂这边,不一样。”
陈俊生手指抵在办公桌面的技术图纸上,郑重其事地对牟远东说道:“7月7日上午九点,公司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记得过来参会。”
“好的。”
牟远东点头应下,7月7日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