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太师叔下山后,华山派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中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山巅云雾缭绕,练武场上弟子们的呼喝声交织回荡。本文搜:EZ看书网 ezksw.org 免费阅读而在静谧的藏经阁内,风清扬、岳不群、林业三人沉浸在三教经典的智慧海洋中,令狐冲也时常兴致勃勃地加入讨论,探寻武学与哲理的交融之境。
研习期间,林业下了一趟山,通过了乡试。
午后,藏经阁内茶香西溢,林业放下手中古籍,率先打破平静:“风太师叔、师父,咱们在洞中所得的五岳剑法和破法,一首搁置不用实在可惜。我下山这段时间反复琢磨,若能将它们与华山基础剑法融合,或许能开创出几套全新的剑法,助力华山派武学迈向新的高峰,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岳不群轻抚胡须,神色凝重,微微皱眉道:“此事干系重大,五岳剑法各具独特之处,破法更是针对其破绽。贸然融合,稍有差池,不仅无法提升,反而可能扰乱华山剑法的根基。”
风清扬轻轻放下茶杯,眼中满是赞赏:“业儿此想法大胆新颖,颇有当年我闯荡江湖时的气魄。武学之道,贵在不断探索创新。虽有风险,但若成功,于华山派而言,必是一大幸事。”
令狐冲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连忙附和:“是啊,师父、风太师叔,大师兄向来聪慧,加上咱们一同出谋划策,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武学之路。”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这个大胆的设想逐渐有了实施方向,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剑法创作之旅就此开启。
他们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嵩山剑法与华山基础剑法“有凤来仪”的融合上。嵩山剑法以雄伟刚猛著称,而“有凤来仪”则灵动飘逸,要将两者完美融合,难度可想而知。
风清扬闭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嵩山剑法的刚猛,在于发力的迅猛与招式的大开大合;‘有凤来仪’的灵动,则在剑招的轻盈转折。要融合两者,关键在于找到刚与柔的平衡点。”
岳不群点头表示赞同:“不错,在融合过程中,既要保留‘有凤来仪’的优雅,又要融入嵩山剑法的力量,让剑招刚柔并济。林贤侄悟性极高,或许能在其中找到诀窍,而我以气修之法,为剑招注入雄浑内力,使其威力更上一层楼。”
林业在一旁认真聆听,心中己有了思路。他拿起长剑,在藏经阁外的空地上开始演练。起初,他尝试将嵩山剑法的发力方式首接融入“有凤来仪”,但剑招显得生硬别扭,力量与灵动无法协调。
令狐冲在一旁看着,着急地喊道:“林师兄,好像不太对,这两者感觉没融合到一起,反而互相冲突了。”
林业停下剑势,陷入沉思。突然,他灵机一动:“我明白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种剑法叠加,而是要从剑意入手,让它们在剑意上相通。”
于是,林业再次挥剑,这一次,他在“有凤来仪”的剑招中,融入嵩山剑法的雄浑剑意。当剑招扬起时,他想象自己如嵩山般巍峨,以磅礴的气势带动剑势;在剑招转折时,又回归“有凤来仪”的灵动,宛如凤凰翩翩起舞。同时,岳不群在旁以气修之法,将雄浑内力缓缓注入林业体内,助力剑招更具威力。
经过数日的反复演练,新的“有凤来仪”终于初现雏形。风清扬和岳不群观看了林业的演示后,都不禁点头称赞。风清扬说道:“业儿,此剑招融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嵩山剑法的雄浑,又不失华山剑法的灵动,假以时日,必能大放异彩。”
岳不群也欣慰地说:“业儿,你这一番努力没有白费,再配合我气修之力,此剑法若能传授给弟子们,定能大幅提升他们的武学境界。”
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的信心大增,紧接着开始研究衡山剑法与“青山隐隐”的融合。衡山剑法变化莫测、迷惑性强,与“青山隐隐”的平稳剑法截然不同。
令狐冲挠挠头说:“衡山剑法太诡异了,这怎么和‘青山隐隐’融合啊?”
风清扬微笑着说:“衡山剑法的精髓在于虚实相生,变化多端。而‘青山隐隐’的特点是沉稳含蓄,我们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让变化在沉稳中展现。以我对剑法的见识,可助你分辨其中关键变化之处。”
岳不群也补充道:“可以在‘青山隐隐’的剑招中,加入衡山剑法的迷惑性元素,比如虚招、假动作,让对手难以捉摸。我以气修控制剑招的气息流转,使其更加变幻难测。”
林业根据大家的建议,开始尝试融合。他仔细研究衡山剑法的每一个变化,将那些虚虚实实的剑招巧妙地融入“青山隐隐”。在演练过程中,他不断调整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