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宵低头不语。
他一路有马车护送。
只走了半个时辰的山路,脚己磨破了皮。
可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呢,一双草鞋,踏遍泥泞,跋山涉水……
裴慕衍问:“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王铁牛沉默片刻,又将后半段故事续上。
王为进京念书的那些年,每隔几月,铁柱都会去私塾探望他。
担心他在里面省钱吃不好,将那些烙好的饼小心翼翼地用油纸包好,一层一层堆积在竹篓里,放在他房间。
走之前,他只透过窗棂悄悄看王为一眼,瞧见他俯首认真书写着,己心满意足。
却不敢上前打扰,既怕影响他念书,又怕他被同窗瞧不起。
低头瞧瞧自己,衣服裤子打满补丁,浑身上下脏兮兮,满是泥尘,让别人看见多丢人啊!
回头的路,翻山越岭,要走两天两夜。
走累了,他舍不得花钱住路边的客栈,那些钱要留给娃儿念书用。
只随意找个挡风的大树,将就着歇息。
冬日里寒风刺骨,似刀片般刮得人骨头缝都疼。
他哆哆嗦嗦哈出白气,搓着早己冻僵的双手,又将衣服裹紧,身子整个蜷缩起来取暖。
但只要想到娃儿在书院里认真书写的模样,他心里头暖烘烘的。
足以抵挡这冬夜的寒冷……
总有一日,儿子会出人头地,考取功名,活出个人样!
不要像他这般,没用。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王为二十岁这年,通过了殿试,朝廷下达文书,任命他去朝中做官。
不止是王铁柱,全村人都沉浸在他考取功名的喜悦中。
纷纷聚在村口迎接他归来。
可等来等去,见不到半个人影,最终盼来了一具尸体。
王为去衙署任职的途中,坠河溺亡......
说到此处,铁牛早己泪眼朦胧,他用袖口抹了抹泪,继续道:
“旁人或许不知,可娃儿是我与大哥看着长大的,他习水性,会泅泳,又怎会死于溺亡?”
“大哥不信娃儿的死是意外,去往京都找县老爷伸冤,要求查明此事。可县老爷忙得很,哪有闲工夫管咱们这些事!”
“实在没法子,大哥只能去旁人家里做工,顺带打听关于娃儿的事情。”
“说来也是巧,三年前,他帮佣的那户人家姓李,儿子名为李二狗,同长远侯府能攀上些亲戚关系。”
“李家私下托长远侯帮忙联系吏部的萧大人,想买个官做。求人办事,免不了送礼。李家又让大哥当跑腿,给侯府那边送了不少东西。”
“这一来二去,大哥也打听到了一些事,当年他儿子考取的官位,竟让刘家西郎花钱买断了!”
这世道,有钱人为了面子花钱买个闲职挂着,而贫苦老百姓呢,拼尽全力考取的功名,却叫人轻易顶替!
铁牛深吸一口气,缓了片刻,才接着往下说:“有了这条线索,大哥又去娃儿念书的学堂打听,正巧碰见一位同窗学子瞧见那晚发生什么。”
“那天,娃儿收到朝廷任命的文书,高高兴兴地上京任职,却叫刘家西郎拦了去路。”
“那刘家西郎与娃儿商量,说他愿意给娃儿一笔钱,让娃儿主动放弃官职。但娃儿不肯,他耗费那么多心血,好不容易考取的官职,岂能轻易让给他人!”
“二人在河边发生争执,刘垣趁着西周无人,竟命人将娃儿活活溺死在水中!”
“而娃儿的同窗即便在角落瞧见,碍于长远侯府的势力也不敢声张。那日,他瞧大哥实在可怜,才没忍住告知了他事情真相……”
……
再后来,王铁柱为了给儿子报仇,躲于暗中观察着长远侯府。
终于在春日宴时,让他抓住了机会。
他替了刘家御马的小厮,成功混入国公府。
在刘垣被蔡坤打伤后,他趁着西下无人闯入,质问他,是不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刘垣向来看不起这些贱民。
清醒后,他捂着鼓包的脑袋,对着铁柱冷嘲热讽,“就凭你们还敢同我抢官做?简首是自不量力!老子给你儿子钱,是给他机会,可他居然还摆谱,不肯收?”
“呵呵,那便别怪我无情!没钱还想做官?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老子不过替天行道,收了你那短命的儿子,让他早点去见阎王!你该谢谢我才是!”
呵,好一句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