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山看着碗里的鸡汤面条,有点为难的说,“娘,我还在孝期里头,这鸡不能吃啊。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杜敏“没看你碗里光有汤,没给你盛鸡肉嘛,光喝汤不算吃荤,没事的。”
“啊,还能这样。”
刘有山放心的先喝了一口汤,真鲜美啊,一年多了,一口肉没吃过,都忘了肉味是什么样的了,他端起碗来,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面条。
杜四海给他夹了一个豆腐丸子,“别光吃面条,吃点菜,这丸子是纯豆腐炸的,素菜。”
“谢谢舅舅,您也吃,我自己来。”
吃完了饭,杜四海又去前院给孩子们上课去了,高氏和杜采苓收拾碗筷,对杜敏说“大姐,你陪咱娘说说话去,咱娘平时可惦记你了。”
杜敏就去杜范氏屋里陪她说话,杜范氏拉着她东扯葫芦西扯瓢的聊天,说着说着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杜敏,“敏啊,你还记得前街你李婶家的莲花吧?”
杜敏想了半天,从记忆深处扒拉出一个瘦小的身影,“记得,她不是被她爹给卖到一个什么府当丫鬟去了吗?”
“是的,就是她,这一走十多年没跟爹娘见过面,那时候她才十岁啊,也是可怜。”
杜敏有些纳闷,“您怎么又想起她了?”
杜范氏喝了一口水,“不是我又想起她,是她前阵子回家来了,穿着缎子的衣裳,戴着满头珠翠,给你李婶换了大院子,还给买了两个小丫头使唤,你李婶子趾高气昂的来咱家显摆,可不是当初叫她男人揍的来咱家躲着的时候了。”
杜敏听着渐渐想起了这个李莲花,她娘生了四个闺女,她是老二,当初李婶子因为没有儿子,公公婆婆十分嫌弃,李叔更是天天喝闷酒,喝醉了就哭,“老李家要绝后了。”哭完了就揍李婶,李婶经常跑杜敏家躲着。
因为杜敏爹是秀才,李叔不敢来她家撒野,去别人家他就能去把李婶揪回去接着揍,嚷嚷着“家丑不可外扬”,实际上谁不知道他是个家暴男。
莲花有时候也来杜敏家躲一躲,她爹喝醉了可谁都不认识,几个孩子都挨过打。
因为莲花和杜敏年龄差不多大,那时候的杜敏会给她上点药,拿点心给她吃,安慰她,“等长大了就好了。”
她姐姐梅花十三就嫁人了,没想到她没等到长大就被卖了。
杜范氏接着絮叨,“你李婶说她现在是夫人了,也是能使唤丫鬟婆子的人了,过的怎么怎么好,我听着有些不像,当初卖她可是死契,你李婶来找我哭了好几场,我记得清清楚楚的,这是叫人给赎身了?她还说要去找你叙旧,这恁长时间又没动静了。”
杜敏不知道怎么接话,问系统,“能知道李莲花的事吗?”
“稍等。”
“李莲花,目前居住在省城,明面上是六扇门一个捕头的小妾,她原来在府尹大人的府上当丫鬟,因为和二管家不清不楚,叫夫人发卖了出去,二管家的媳妇是夫人身边的管事婆子,二管家和那个捕头是同乡,偷偷的找他帮忙把她买了回去,安置在了外头。”
“这次二管家到南方采买,她听说路过这里,就缠着二管家偷偷把她带了过来,在这边住了五天,现在她早已经回省城了。”
小妾啊,怪不得杜范氏觉得不对,这一旦签了死契,终身是奴婢,小妾也是奴婢。
“娘,没来正好,这么多年没见,见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咱们小门小户的,不清楚那些大户人家的事,兴许是嫁了个好人家了呢?李婶要来找您说话,您听着就成了,不要问莲花的事。”
“我知道的,莲花肯定不是像她说的夫人什么的,这孩子,一辈子叫她爹娘给毁了。”
“好了好了娘,别想她了,她能给她娘买的起大院子,证明她过的还不错,李婶也算扬眉吐气了,没有儿子怎么了,闺女一样给娘花钱。”
“你说的也有道理,闺女要是好的,也能孝顺爹娘,儿子要是不孝顺的,把爹娘饿死的也有,前边街上马二挎子家六个儿子,老娘自己住在一间窝棚里,一场大雪生生冻死了,所以说,老人有福不在生男生女,而是教出来的孩子有没有良心。”
杜范氏今天的话特别多,絮絮叨叨的说了许久,杜敏看看天色,“娘,您别说话了,睡一会儿吧,我也该回去了,过两天再来看您。”
杜范氏有点舍不得,“这就要走了?我还想着你能在我这里住两天呐?”
“今天就不住了,家里事多,改天我再来,住个十天半个月的,到时候您可不许嫌我烦啊。”
“我自己的闺女哪会嫌弃啊,疼你还来不及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