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接下过年办家宴的任务后,又开始忙碌起来,朱吾能将小火锅酒精炉送过来时,他立刻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当中去了。
朱高炽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多宫女和太监们布置场地,将小火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椅也被巧妙地安排成最为舒适惬意的格局,以便于一家人能够亲密无间地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说来也巧,一日,朱高炽刚刚从宫外办完事情急匆匆赶回宫中之时,正好迎面碰上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
朱高煦一见大哥朱高炽,立马双手抱在胸前,脸上露出戏谑笑容,转头对着身旁的朱高燧笑着道:“看看咱大哥,为了个小小的家宴,竟然如此费心费力地操劳,真可谓是没有一点儿出息!要是换做我呀,绝对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琐事上头!”
朱高燧见状,也忙不迭地跟着瞎起哄起来。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阴阳怪气地嘲讽道:“哎呀呀,瞧瞧咱大哥这体型,上马都费力,怕也只有在这膳食之事上面,才能找到些许可怜的存在感喽!”
话一出口,还特意夸张地摇晃起脑袋来,“二哥,你就不同了,咱父皇对你一直青睐有加,朝堂之上的军国大事,哪一件不是放心地交由你处理或者和你商讨了啊!”
说完,朱高燧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故意直勾勾的望向朱高煦,仿佛在向对方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一般。
此时此刻,朱高煦那张原本就颇为嚣张跋扈的脸庞上,更是写满了得意洋洋的神色。
他挺直了腰板,头颅高高扬起,似乎觉得自己已然将那位只懂得操持些家务琐事的太子大哥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然而面对如此冷嘲热讽,朱高炽却并未动怒。
尽管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但他仍旧努力克制住情绪,依旧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回应道:“二弟、三弟啊,除夕家宴,本就是用来联络我们姓朱的一大家人之间感情的重要场合,又怎能说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都说皇家无亲情,我身为父皇的长子,自然是希望能够尽己所能,多多维护这份难得的亲情羁绊啊。”
朱高煦却冷哼一声,“大哥莫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你这般讨好皇亲,莫不是怕皇位不稳?哼,就你这懦弱肥胖的样子,还妄图继承大统,简直可笑。”
朱高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面对两位弟弟的嘲笑,他并未有丝毫的气恼之色,反而显得云淡风轻。
他缓缓开口说道:“二弟、三弟,莫要小瞧了这办家宴一事。表面上看,它或许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琐事,但实际上其中蕴含的深意可不少呢!这办家宴可不单单只是摆上一桌酒菜那么简单,它关系到我们整个家族的和谐融洽,更体现着父慈子孝、兄弟团结和睦的传统美德。
当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时,那种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天伦之乐吗?如此美好的场景,难道不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吗?”
朱高燧听后却是不屑地冷哼一声,满脸鄙夷道:“哼!大哥和那些文官走的近,就只会巧言令色、强词夺理,这般牵强附会的说辞,也亏得你能想得出来。”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朱棣正朝这边徐徐走来,他那威严的身影渐行渐近,待到近前,朱棣已然将方才几人的对话尽收耳底。
只见他面色一沉,双目如电般扫过眼前的三个儿子,沉声问道:“你们几个在此处吵吵闹闹的,究竟所为何事?”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见父亲突然现身,且神色不悦,顿时吓得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哪里还敢再多说半句。
朱棣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炽,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意,缓声道:“朕之所以命你操办此次家宴,就是深知你向来心思细腻、考虑周全,尤其重视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络。
这家中的诸般琐碎事务,虽说看似细微渺小,毫不起眼,但往往最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对待家庭的态度如何,在朕看来,一些繁琐小事并不比那些朝堂军政大事不重要的多。”
朱棣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3个儿子,语重心长地道:“朕打下的这片江山,未来需要靠你们兄弟几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守护。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兄弟都要互帮互助,只有一家人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能确保大明的江山永固、社稷长存啊!”
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