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个热搜就是赵院士钓上大鲤鱼的新闻了。免费看书就搜:闪爵小说网 xshanjue.com
网上可谓是议论纷纷。
当然,舆论对于赵小侯而言都是好的。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网友觉得赵小侯在浪费生命和时间,钓鱼的时间拿去搞研究不香吗?
但大多数的网友都觉得赵院士搞研究这么辛苦,难道抽个空闲时间钓钓鱼,也是错?
赵小侯登上自己的网络社交账号看了看。
好家伙,他的粉丝暴涨200多万,涨到了500多万,下面网友的发言都有几十万条了。
前面十多条都是类似的内容。
赵院士辛苦了。
赵院士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
赵院士下次钓鱼记得叫上我啊!
好吧,这个钓鱼记得叫上我的网友发言里,足足有十多万条回复。
简首吓人。
当然,赵小侯现在也不会被网络上的一些言语而影响到情绪。
他随后又看了一会搞笑视频,方才缓缓入睡。
次日,赵小侯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残缺的藻类基因设计图上。
他之所以将下个阶段的补全研究选择这个,主要就是因为反重力飞车设计图以及电磁能量罩技术这两个的补全难度要高很多。
短时间内,是没可能补全成功的。
至于派遣太空采集船前往小行星带开采矿石,他己经安排了。
等到月球基地面积扩大到12000平米的时候,第一批10艘太空采集船就将会出动前往小行星带。
到时候,依然是10名正式宇航员作为船长,每艘太空采集船将暂时搭配10名预备宇航员作为船员。
当然,实际上这些太空采集船的智能程度很高。
其本身设计图的设计就是太空采集船有一名船长就可以了,船员是不需要的。
只不过这是赵小侯为了培养那些预备宇航员的计划罢了。
实际上就现在那些前往月球的太空采集船上,都是一名正式宇航员外加30名预备宇航员的配置了。
毕竟那些预备宇航员太青嫩,需要多增长航行时间来提升经验。
此时赵小侯躺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靠背椅子上,目光盯着3D投影器投放出来的3维景象。
这些3维景象都是藻类基因设计图的一部分。
相对于之前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而言,这套藻类基因设计图的残缺度要低上一些,只有39%的残缺。
但即便是如此,起步的补全,还是让赵小侯费尽了脑汁。
没办法,虽说他现在拥有901分的生物学,基因学,再加上901分的机械工程学来辅助。
最初的补全难度也是相当高的。
这就好似一个高中生去玩256块难度的拼图游戏。
虽然也知道只要消耗时间就能够完成。
哪怕是幼儿园小朋友也能够做到。
但最初的几块拼图想要拼在一起,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套藻类基因设计图大概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就是修改诱导藻类基因所需的必要设备和技术。
其二就是藻类基因全库图。
赵小侯最初自然就选择了补全第一项。
第一项里有7种不同的设备。
但配件最少的设备也有211张设计图。
赵小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花费了一周时间,将这211张设计图尽数补全。
这个效率可要比之前补全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前期的时候强多了。
效率至少高了10倍不止。
毕竟211张设计图和71张设计图在补全难度上绝对是天壤之别。
虽说第一次这211张设计图补全后,1号智能AI在模拟检测时发现了问题。
但第二次补全的速度就快上了很多。
赵小侯仅仅只用了5天时间就第二次补全。
而这次补全经过模拟检测,完全正确。
而将这211张设计图补全之后,接下来的设计图补全就变得容易了一些。
之后,赵小侯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将相关必要设备的设计图尽数补全完毕。
至于后续的技术补全,也就只用了十天。
但到了藻类基因全库图这里,就没法进行补全了。
因为这套藻类基因全库图里都是各种藻类的基因信息。
这些藻类基因信息都残缺了,赵小侯想要将它们补全,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