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些物理学大佬的确能够帮上一些忙。,E~Z-小,税_王^ ·蕞*薪.蟑_踕¢耕-歆+筷/
当然,按道理说,想要将曲率引擎技术研究出来,就必须先将相关理论全部搞明白,其重点就在于需要在一个拥有强大引力场的天体附近进行探测研究。
最好的天体无疑就是黑洞这种顶级引力大佬,其次就是中子星。
再不济也要白矮星这种。
像太阳,蓝星这类天体,虽说因为质量巨大,引力也不弱,但还达不到研究的要求。
但赵小侯胜在系统奖励了一整套曲率引擎技术。
虽然是残缺的,但残缺度也就只有31%,也是赵小侯获得系统奖励里残缺度最低的一套技术。
也正是因为残缺度低,赵小侯是能够从里面提取出一些理论技术基础的。
因而也就不需要在强大引力场天体附近进行探测研究了。
在赵小侯带着一群物理学大佬,研究了半年后,就在太空里搭建起了一个人造引力天体。
这个人造引力天体的直径并不大,只有3000米的直径,但由于引入了人工重力技术,再加上曲率引擎技术里的一些东西,预计能够在其半径10米范围内,达到近乎白矮星的引力强度。?x-q^k-s¨w?.\c^o′m′
当然,如果超出半径10米范围的话,这个引力强度就会急剧衰减。
随着这个巨大的人造引力天体被建造起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没有什么问题之后,赵小侯就下令开启了第一次引力实验。
随着大量的反物质被投入反物质能量炉,随后被转化为海量的能量,这些海量的能量之后又转化为强大的引力。
被投放在人造引力天体半径10米范围内的探测器瞬间就被吸附在了人造引力天体的外壳上,并且人造引力天体的外壳都随着引力开始向内塌陷。
还好,那些探测器在那一瞬间就将探测到的数据发送了出去。
并且人造引力天体的外壳乃是赵小侯奢侈的使用紫外线凝固物质打造,否则的话,那样强大的引力一瞬间就能够让人造引力天体塌陷为一个直径不超过30米的圆球。
不管怎么说,仅仅数秒时间,人造引力天体就停止了运转,并且报废了。
没办法,人造引力天体这玩意内部有很多配件是无法承受这样的强大引力。
并且这些配件一损坏,人造出来的引力自然就没了。
仅仅这么一次实验,造成的损失,放在蓝星上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顶级强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了。.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
不过还好,在太空里,很多物质是很便宜的。
所以损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损失是值得的。
就这么一次实验,项目组就获得了海量的实验数据。
当然,这并不够,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项目组加快速度维修好了人造引力天体,并再度开启了实验。
这样的实验一共进行了十次之多。
一个月后,实验方才暂停。
赵小侯则带着项目组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开始对曲率引擎技术补全。
正如之前一样,最初的补全是最困难的。
从残缺度37%补全到36%,赵小侯足足花费了3个月时间。
这大概也是系统奖励里消耗时间最多的一项技术了。
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哪怕是在6级文明里,曲率引擎技术也是6级文明后期才能够掌握的顶尖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类崛起的这几千年时间里,一直没有外星人降临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外星文明都没有曲率引擎技术以及空间虫洞利用技术,他们横跨星际的速度都在光速以内。
3级文明每秒5000公里左右,4级文明或许能够提升到上万公里每秒。
5级文明能够在远距离航行里达到最高速数万公里每秒。
6级文明或许能够接近亚光速,每秒10万公里,15万公里。
实际上,对于亚光速航行来说,在抵达每秒15万公里之后,再继续提升航行速度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因为到了这个速度上限之后,每提升一点速度,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都是成指数级的上升。
越庞大的战舰,所需要的能量就越高。
狭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