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之后,是新生。免费看书就搜:完本神站 wanben.info
只有尽可能多的去帮助别人,自己才没有浪费这用他的生命换回来的,第二次的人生。
去姜小玲家进行家访的事,很快就被提上日程,就在本周六。
为了不要显得过于刻意,白曦特意安排了好几家的家访。
一家一家扫完,到姜小玲家的时候已经黄昏了。
说明来意之后,姜阿庆老夫妻招待了白曦。
白曦表示,姜小玲这孩子成绩不错,画画还有天赋,她这次来就是顺便来看看平时孩子在家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
姜小玲的奶奶王招娣听到姜小玲爱画画,嗤之以鼻,“女娃娃家,会画点鬼画符有什么稀奇的。这又不能供她吃喝,学门技术,早早的挣钱才是正道。”
白曦没有接姜奶奶的话茬。
姜阿庆搡了王招娣一拳,皱了皱眉头,“在老师面前胡说什么呢!嘴上没个把门的。”
王招娣瘪了瘪嘴,不再说话。一个人坐回了楼梯旁的小马扎,继续择菜。
姜阿庆热情的把白曦迎进了屋内。开始忙活着烧茶,又招呼王招娣去煎糍粑招待白曦,白曦连连表示自己已经吃过了。
王招娣一边听姜阿庆招呼她去厨房,一边又看着白曦连连摆手。站在那里摇摆不定,又戳了姜阿庆的眼,对着王招娣就教训起来,“你还愣着作什么,耳朵聋了吗?赶紧按我吩咐的做。”
王招娣也不反驳老头子,一身不吭的往厨房走去,走到一半,又转过身来,嫌弃的看着站在一边的姜小玲,“你一个人傻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赶紧来厨房帮忙。”
短短几分钟,白曦已经大概看懂了姜小玲家的生态,一家之主是姜阿庆,姜阿庆对王招娣呼来喝去的,而王招娣则把从老头子那里受的气,尽数发泄在了年幼的姜小玲身上。
就拿两个人在厨房来说,可能是姜小玲不小心碰碎了个什么瓶罐,就听见王爱娣在里面骂道,“你个扫把星,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养你到这么大有什么用。”
白曦坐在外面,听着这些话如坐针毡,坐立难安,总感觉是自己的突然到访加重了姜小玲奶奶对她的责难。
但姜阿庆对这些视若无睹,“白老师,不用管她们。我婆娘没读过书,没文化,别看她嘴里骂的凶,但是吃穿上从来不亏待我们家小玲的。”
“但是生养一个孩子,并不是只单单让她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啊!”这句话,白曦是在心里说的。
她也去过不少山村了,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性。像他们这一辈一直生活在大山里的老人,从小经历饥荒,吃饱穿暖的确是他们认知里的最好的待遇了。
至于什么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的关怀,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闻所未闻。
而且生养孩子,本就是父母的责任,而非是祖辈的。
白曦对姜阿庆的话不置可否,这趟来,主要是来看看姜小玲的成长环境的,大致什么样,她也了解了。于是她随意起了个话头,小玲这也六年级,马上要小学毕业了。初中是准备让孩子寄宿在镇子上的中学吗?”
听到这句话,姜阿庆来了精神,“我们家小玲不在镇上读书,她回她爸那。白老师,您知道吧!小玲他爸,是我们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可出息了,在大城市工作,还买了房把家也安在那了。小玲小学毕业了就回她爸那里读书去,正好她弟弟也要念小学了,她回去还能给家里搭把手,带着弟弟上下学,平时大人上班忙,她也能在家照顾她弟弟。”
说起自己的孙子,姜阿庆脸上是掩盖不住的荣光,一张老脸笑成了包子褶。
“哐当”一声巨响,姜小玲以双手捧空气的姿势,愣愣的站在厨房门口,脚边是打碎的盘子,以及滚落在地上,沾满灰尘的糍粑。
厨房里又传来王爱娣的怒骂声,“就让你端个盘子,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还能指望你做什么,说你是扫把星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冤枉你。。。。。。”
王爱娣的怒骂还在从厨房源源不断的传来,白曦和姜小玲,隔着一个堂屋,遥遥相望,白曦很想走过去,抱抱此时无助而又惊惶的她。
父母离婚,她就被当作一个皮球,踢到了这个小小的崖山,每年只有过年才能见上自己的父亲一面,现在父亲终于要把她接回去了,却不是思念女儿,而是认为她长大了,有用了,可以回去为他们那个再婚的小家,为了自己的儿子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