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
“杨百户作为锦衣卫,有历代先帝们授予的锦衣卫司法特权。”
“他又是当今圣上派来的钦差大臣,所以由杨百户来审问人犯,本王认为合情合理合法。”
“要是审问后没什么大问题,也无人提出异议,咱们几人就集体在供词上签字盖章,再报给刑部和吏部留档保存吧!”
杨小龙心中真想刀人。一折腾,我由旁听变主审了!这完全不在自己意料范围啊!
你让我审案?以后出现纰漏,不成了我一个人背锅了!你们倒时可以一推六二五,把责任都撇干净。
不行!绝对不行!
老丈人屡次教导为官之道是不能自己首先担责,实在无法推脱也要扯上大家一同分担责任。
就算出了事那也是法不责众,不会将自己置于死地。
杨小龙出口道:“先谢过武昌王殿下对臣的信任,不过臣认为此案过程复杂,还涉及到刑部英丰有刺杀皇室成员的嫌疑。”
“而臣虽是锦衣卫身份,拥有圣上授予的皇权特许。”
“但臣在没有陛下指示的情况下,是不能乱用特权,这会干扰司法公正性,会让大明百官与天下百姓们质疑圣上无上权威。”
杨小龙先做好一系列铺垫,要拉更多的人下河趟浑水,自己就抽身上岸,看他们在河里挣扎。
看着众人表情,杨小龙继续说道:“按照大明律规定,有涉及皇室成员和勋贵的所有案件。”
“理应由宗人府派出官员与地方司法官员同审,审出结果再上报给三法司与宗人府商议定罪。”
“所以,臣认为,夏大人作为宗人府官员应当参与案件审理工作,还应当请湖北按察使、都察院驻湖北监察御史、大理寺右寺理评事,三人一同到场审理案件。”
“这样有三法司和大理寺官员在场,在有锦衣卫一旁监督审理过程,才更能体现司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上报到京师时也不会受朝廷百官异议,和天下百姓非议。”
杨小龙前后话语说的有理有据。
意思是告诉夏大人和武昌王两人,我只是锦衣卫不是三法司,我代表的是皇帝权威,却代表不了大明王法。
我审出来的结果会被认为是圣上的意思,而不是三法司规定的王法。
报到上面会被人说三道四,圣上也会说我多管闲事,乱用皇权特许。
而你们出面审理案件,那就合情合理合法了,明面上谁也不能从中挑出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