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青和武文义异口同声的说着。
两人说完也面面相觑,似是都没想到对方推荐的人。
武文义以前是做武将的,先帝时期又是权倾朝野的武将之首,他是在郑、楚、独孤、宇文四位老将军的丰功伟绩里成长起来的。
他有样学样,也比其他人厉害,便继续道:“董副将嘛,那是郑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后备军将领,每逢上战场他都负责支援、后勤、辎重。
水上可比陆地上难多了,而且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正面迎敌,和贵妃娘娘这种擅长埋头猛冲的将领配合起来刚好合适。”
“若是换个别的,兴许娘娘冲的太深了,后续的援助和辎重就跟不上了,那娘娘岂不是又要落入和侯爷一样的境地了?”
“娘娘已经去过两次楚州战场了,两次都是跟扎木乃打,有经验。
就把凤州大军派过去嘛,那是群硬骨头,塞了无数将领进去人家都不服气。”
“娘娘不是养育着太子殿下吗?他们跟娘娘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亲近,娘娘压得住他们。”
“至于后续的驰援,可以安排在朝夕城嘛,首辅大人派谁去都可以,但下官觉得,还是侯爷最合适,就让侯爷带着两万地网,在朝夕城随时待命。
既是驰援的后备军,又是扼住娘娘和凤州大军咽喉的那只手,太子殿下留在宫中,让二殿下随娘娘出征,如此娘娘的左右手都牢牢的握在陛下和首辅大人的手中,有何可怕的?”
魏大贤聚精会神的听着,留给武杨的只有后背。
其实他也觉得,沈安安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但他知道这是只母老虎,放出去了说不得就跟郑婉婉一样,是放虎归山。
但听武文义这么一说,他便打消了这份顾虑。
沈安安为何没跟着百里胜走?不就是因为两位殿下吗?她看似铜墙铁壁毫无软肋,但其实整个人已经被两位殿下牢牢的拴住了。
“就听你的。”良久,魏大贤道。
“待会儿见了陛下,你就这么跟陛下说,我和侯爷会给你推波助澜的。”
赵小高哼了声,朝着武文义投来鄙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