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188章 吴化文投敌

第188章 吴化文投敌

11月初缅北,经过半年的筹备,中印公路的建设正式开始了,随着路的开建,缅北形势骤然紧张起来。*k~a¢n^s_h^u^j`u~n·.?c^c\

开始是日军侦察机光临,而后是日军的轰炸机出现在中印公路的施工现场。中美两军联合航空队也不示弱,与日军在缅北上空发生激烈空战,虽然不能取得压倒性优势,但丝毫也不落下风,中美轰炸机多次轰炸缅甸日军机场。缅甸日军调动频繁,一场大战在酝酿之中。

缅北战云密布,山东也不平静。沂蒙军区从吴化文新编第4师部队的内线传来消息,最近吴与日伪联系越来越频繁,他的参谋长宁春霖可能去了济南。

杨文翰、黎玉、李振华对吴化文有深刻的认知。其人是个典型的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民国军阀的习性始终如一:一切行为都以维护其军队实力为准。到目前为止其人已三易其主。另外其人作战能力不差,又非常懂得审时度势,观风向的能力举世无双。

吴化文与山东省主席牟中珩之间因为内部倾轧,存在非常大的矛盾,牟中珩断绝了吴化文部新四师及暂1师二万余人的后勤物资,让其部几乎陷入绝境。¨零′点~看,书+ _首^发?牟甚至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有意消耗吴化文部,让吴化文对牟中珩及51军恨之入骨。

沂蒙军区在李振华的建议下接济了吴化文部,同时对其部进行了渗透,其情报科长张允澄均为我党地下人员。

1942年初,汪伪政要鲍文樾曾密遣其高参刘秀山前来与吴化文幽会。刘秀山来山东,携有鲍氏致吴的亲笔信,极力鼓动吴化文率部投入汪伪阵营。

1942年夏,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又遣其参谋长甄纪印前来游说。孙良诚投敌后,极力拉拢吴化文,以壮大他在伪军中的势力。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均在我党监控之下。吴化文起初幻想通过与日军签定互不侵犯协定,缓解压力。吴化文曾对情报科长言:“我绝无做汉奸之意,只不过暂时与他们周旋一下,以解燃眉之急。”

日军对吴化文也是软硬兼施,软的方面承诺高官厚禄,硬的方面日军得知吴化文事父母至孝,遂设计将其父母诱捕。日军同时对其加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又不断暗中拉拢,企图诱迫吴化文叛国投敌。×小,;说§C??M±S- (#免¤?μ费|阅?读¥

同时张允澄获悉军统戴笠默许其曲线救国,以打击敌后我党力量。吴化文曾对部下称:“若日本胜,我们无事;若中国胜,我有电报可向蒋介石交代。”?可见其狡猾异常。

情况紧急之下,张允澄向沂蒙军区报告了吴化文不稳之事。沂蒙军区就此紧急商议应对之策,并上报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

李振华从沂蒙军区的电文中得知此事,向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沂蒙军区建议:一、立即启动新四师、暂1师(山东保安第1师)地下党组织,分化吴化文部。二、立即派部队威慑吴化文部。三、通知苏鲁战区做好预防准备。四、通电全国促其回头是岸。

李振华不否认吴化文其部受到山东省主席牟中珩及东北军第51军歧视和打压,但八路军没有亏待过他们,在本身粮草紧张的情况下接济吴化文部。但李振华认为吴化文还是会投靠日军,这是中日之间实力对比决定的。以吴化文见风使舵的本领,我党不会是他的选项。目前最优的策略就是利用民族大义瓦解吴化文部。

军政委员会、沂蒙军区的反应很快,立即调集鲁中、沂山、胶东、滨海的部队压了上去。同时新四师、暂1师的地下党员发动了起来,以张允澄的老部队1团3营为基干,发起了誓死不当汉奸的运动,在军中搞起了串连,意图逼迫吴化文改变主意。

吴化文起初还不以为意,张允澄是他的老部下,而且是故人之子。但当收到情报沂蒙军区各根据地的部队向多个方向向他压过来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没想到我军行动如此果决,于是慌忙向日军求援,日军第32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分别从临沂、沂水出发前来救援,日军在半路遇沂蒙军区部队阻击,双方发生激战,打的难解难分。这是双方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作战,日军也惊讶于我军的装备和战斗力。

苏鲁战区51军也行动了起来,苏鲁战区今年也是流年不利,8月份57军111师常恩多因与国党理念不合,刚刚宣布脱离苏鲁战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