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夏交替之际,午后的阳光笼照着钟粹宫,鎏金暖炉里三寸长的龙涎香缓缓吐着青烟。′5-4¨k`a_n^s\h,u,.\c¨o/m·
隆裕太后那玉若凝脂的手掌紧攥着账册,蜀锦袖口露出的翡翠镯子磕在紫檀案几上,双目凝视着正在悠闲品茶的皇帝。
一旁的矮几上,摆着几本摊开的账册,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透着不寻常的气息。
她抬眼看向坐在对首的皇帝溥仪(凌霄),皇帝举止神态沉稳面容平静,丝毫没有了刚才那般焦躁。
隆裕皇太后带着满眼的探究与试探。皇帝一个小小的人儿,这神态变化也太快了。
“这内务府官员贪污一事,你打算如何处置?那些个蠹虫,啃噬着大清的根基,若不严惩,那后果又当如何呢?
"皇帝,你既拿住了内务部官员贪污的证据和账册,有什么想法,想来也已有定论,想好了再开口。"隆裕太后缓缓开口,鬓角的累丝衔珠步摇微微颤动。
凌霄面带沉稳的喝完茶,在案几上放下茶盏,听闻皇额娘这般询问。
凌霄便微微抬头,目光坚定,对着隆裕皇太后挺直了身子,缓缓吸了一口气,看着暖阁内的一应摆设物件儿。
凌霄面带沉稳,以笑意回应隆裕皇太后的询问。
皇额娘既然如此说,那儿臣也就说说有关此事的想法,还望皇额娘指正。
凌霄缓缓开口:“皇额娘既询问,儿臣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儿臣觉得如今不宜大动干戈。”
隆裕太后听闻,眉头紧锁,刚要开口,凌霄抬手示意她听自己说完。
“这些年来,内务府势力错综复杂,内务府大小官员与皇族亲眷皆有关联。若是贸然改革,大力惩处,恐怕会引发强烈反抗,甚至会影响紫禁城的稳定。”
隆裕太后轻轻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击着矮几,陷入了沉思。
凌霄伸出手,拿过隆裕皇太后身前的众多账本。
在案几翻开,"皇额娘且看这页。"
"宣统四月十三,琉璃厂采买8万块青砖,实付库平银八十两,采买木材50方,实付库平银二十两。"
皇额娘您看看只是一个简单的改造工程,大宗材料采购就需这么多,和所需数量都对不上。并且以次充好,互相混用。
隆裕太后伸手去捞过账本,她盯着那行蝇头小楷,记载的采购详情。
凌霄接着说道:“儿臣是想拿着这些贪污的证据拿在手中。这就如同扼住了他们的咽喉。”
“如此才能更加拿捏内务府一众官员,用以配合咱们对内务府进行改革。”
“只要那些官员将贪污的银子返还就行了。若是不识相,依然我行我素,那么就该撤职罢官,绝不轻饶。”
隆裕太后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凌霄,审视了许久,才轻轻点了点头:“皇帝,你能有这般想法,倒让哀家安心不少。此事宜缓不宜急,你要沉住气。”
“不过,这证据可要拿捏得死死的,既抓住了这一次贪污,以此次事件为由进行排查那其他贪污之事,即可管中窥豹。”
凌霄在一旁笑着说道:“皇额娘圣明,思虑周全。这内务府的水深着呢,咱们慢慢来,定能让他们把藏在背后的脏东西都给挖出来。”
隆裕皇太后微微颔首:“皇帝所言极是。哀家会让醇亲王载沣配合调查,收集更多的证据。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出手。”
“只是这过程中,牵扯出的官员王公勋贵,那又当如何?毕竟如今不是从前的大清朝。”
"儿臣正要请皇额娘示下。"凌霄忽然轻笑。!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
隆裕皇太后却舒心一笑,看皇帝这样子,下一步的打算怕是早就想好了。
请皇额娘容禀,自然,这内务府贪污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内务府贪污的事儿既然开头查了,那便要查完。
但涉事的官员王公勋贵,自然不能像从前那般砍头抄家,儿臣想的是只要是有据可查的该赔付的尽量追回。
并且这些王公勋贵都是自己家的奴才,皇室逼迫太甚也不好,如今民国了不易让民间对皇室产生大量的负面新闻。
让民国百姓误以为皇室欺压百姓惯了,如今到了民国依然不知收敛,竟拿这些忠于皇室的旧臣奴才下手。
隆裕太后瞳孔骤缩,皇帝心智竟如此成熟。
又听凌霄说道,若是内务府查清之后,即可网开一面,彰显皇室恩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