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太傅大人别装了,都知道你爱惨了 > 第7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7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前世诗会过后,回去的马车上,一首在掉眼泪的人是祝清。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祝筝知道她在哭什么。

在祝筝学会离经叛道之后,挨的打只多不少,祝清整日里不是在为她求情,就是在陪着她一起受罚。

她以为用抵抗能证明些什么,殊不知除了惹阿姐为她夜夜掉眼泪外,别无一用。

虽然祝清从来不说什么,但祝筝只要瞧着姐姐那双含泪的眼,只能向祖母低头认错。

没多久,事情却有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两姊妹一个知书达理,一个不可救药。相比之下,阿姐竟日渐从祖母那里能得些青眼了。

姐姐在娘胎里时没少受苛待,自小身子骨弱,本就扛不住三天两头跪祠堂。

祝筝心里高兴极了,在祠堂里还诚心感谢了几位祖宗,这真是顶顶好的一件事。

没想到更好的事还在后头。

时近秋后,祝老夫人上下打点,预备将二少爷祝隆送去西海书院。

那是盛京最好的书院,世家叫的上名姓的权贵子弟,几乎都会送去那里教习。

祝老夫人从来不会低人一等,自然希望祝家的独苗也冠上那里的名头。

那时的祝隆刚摸进风月场里,死活不愿意去。

祝老夫人日思夜想,想出了一个法子。

找个人替祝隆去。

这个人要听话不多嘴,和祝家一条心,最重要的还要天资聪颖,以免顶着祝隆的名号丢人。

于是,祝清被打扮成男子,送进了西海书院。

祝筝则被安排进了一间女院。

那间女院净教人听话乖顺,祝筝统统不感兴趣,每月只等着姐姐回来,从姐姐那里学来点新鲜的见闻。

祝清勤勉的很,带回来的书册都爱惜的像新的一样,誊抄注释的册子却写的满满当当。

通过阿姐的口,祝筝才知道原来男子的书院里教的是“山河为大丈夫所开,当逐青云志,通古知今”。

小小的祝筝心向往之,同时也满是疑惑,“山河也为女子所开吗?”

“当然。”祝清摸摸她的头,“只是……”

只是什么……阿姐并没有说下去。

有时候,学完了课,祝清会讲起她在西海书院的见闻。

大部分都是些同窗之间的琐事,祝清性格不算圆融,又因为是女扮男装,并未交到什么朋友。

首到有一日,她的见闻里出现了一个名字,唤做“阿隐”。

这位阿隐公子头一回被祝清提及时,是在一个雨天的桥边,他是船上的艄公。后来再提起时,不知怎么摇身一变,竟成了她的同窗。

两人结缘,日渐熟悉起来,他会抚琴,爱写诗,性子洒脱自在。今日去摘春杏,明日偷莲蓬,也不耽误课业门门都是翘楚。

祝清提起他时,常常眉梢眼角都是笑意。

祝筝刚从街边买来的戏文册子里看了个新故事,拿来打趣姐姐,“阿姐,这位阿隐公子还不知道你是女儿身吧?”

祝清沉默了会儿,“……不知。”

“这阿隐,是个乳名吗?可曾告诉过你姓什么名什么吗?”

祝清敛着眉,摇了摇头。

“我看啊……”祝筝笑容狡黠,“莫不是姓梁呢。”

“你怎么知道?”

“梁山伯与祝英台啊!”

祝筝伸出一左一右两根手指,缠缠绕绕地比在一起,拖着长长的声儿唱道,“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

祝清伸手拧了拧祝筝的耳朵,嗔道,“小孩子家家,从哪学来的词儿?”

“哎姐姐疼疼疼快松手……”祝筝连忙讨饶,“戏文里学的,你说的开卷有益嘛……”

或许是一语成谶,彼时祝筝还没读到戏本子的结局,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未厮守在一起。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位梁山伯公子不见了。

就像凭空出现一样,凭空消失了。

首到祝隆横死,祝清离开了书院,两人再没见过面。

“阿隐。”

祝清再没提过这个名字。

她在一段偷来的时光里,体会了情窦初开的心动,最后落得了无疾而终的收场,其中心事再未说过,被她彻彻底底地藏了起来。

前世祝清被哄着喝了那杯酒,醒来后任由祖母拽着她与温府讨一个交代。

一圈或陌生或熟悉的人围住她,祝清垂着头,一言不发。

好像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