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白开水一分钱
青松闻着香味进来,一边擦着脸上的水珠一边问:“姐,今天怎么想起熬红薯粥了?”
“昨天刨的红薯不少,趁新鲜煮了。](μ看?.书?屋| !ˉ已μ发?布|&最~新t$章?¨节÷:”林巧云盛了一大碗递给他,“快吃吧,待会儿还要下地干活呢。”
青松风卷残云般扫荡了两个鸡蛋一碗粥,就急匆匆地下地干活去了。看着弟弟的背影,林巧云心里一暖。这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懂事了,知道要挣工票补贴家用。
她将剩下的粥分成两份,倒在小碗里放凉。两只小狗围着她的脚边转圈,尾巴摇得像个拨浪鼓。
“别急,别急,”她笑着说,“太烫了不能吃。”
等喂完狗,简单收拾完家务,林巧云换上一身干净衣裳,骑上脚踏车去了河集。
晨风拂面,带着泥土的清香。
这些日子她摸清了门路,专挑五元店的小商品和超市打折货。虽然单价不高,但胜在周转快,一天下来也能赚个六七十。
她将进货的商品分类放好,记在小本本上,心里盘算着今天该去哪几个村子。
在河集转悠时,碰见了那位兜售桂花油的小贩。对方这次带来五十个小瓶子,只换了她四瓶花露水。
“你这花露水香味好,我带着走街串巷正好一起卖。_a-i/l+e·x^i?a*o~s_h`u_o~.\c¢o?m′”男人笑呵呵地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精明。
林巧云心里乐开了花,这买卖稳赚不赔。
她的花露水进价便宜,换来的桂花头油却能卖个好价钱。
转到胡饼摊上,秦春珠的生意红火得很。自从知道能分红,钱长河整个人都变了样,天天吆喝得嗓子冒烟,生怕错过一个客人。
“长河哥,歇会儿吧,嗓子都哑了。”林巧云递过去一瓶凉白开。
钱长河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口,“不能歇啊,这生意越来越好了。”
秦春珠在一旁笑道:“这男人虽说别的本事没有,但起码肯干。以前我还嫌弃他,现在看来,这样的性子做生意正合适。”
林巧云买了几个胡饼,装进车篮里,准备骑车往回赶。蜿蜒曲折的盘山小径,她这速度,一个小时也就到家了。路上遇到不少赶集的人,有卖菜的,有卖鸡蛋的,都是附近村子里的。
刚到家没多久,青松就下工回来了。他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林巧云赶紧从井里捞出西瓜,切了一半给他解暑。
“姐,这西瓜真甜。”青松咬了一大口,汁水顺着下巴流下来。
林巧云笑着递给他一块手帕,“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姐弟俩简单吃过午饭,就带着两只小狗准备去青河湾村。.k?a\n′s¨h+u\w_u~.?o′r*g\脚踏车后座的箩筐卸下来,林巧云背着一个,小狗就在里面,时不时探出脑袋东张西望。
青松骑车带着林巧云,一路颠簸。背篓里的小狗时不时发出抗议的呜咽声,惹得路过的人频频侧目。
到了青河湾村,林巧云才发现这里和河湾村的差距。人家有水泥厂,村口还有人摆摊卖水,路两旁种着整齐的杨树,连空气都比河湾村清爽。
“甜水、乌梅饮料、消暑解渴的绿豆水,三分钱一碗。”林巧云默默念着牌子上的字,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比河集便宜!”青松眼睛一亮,咽了咽口水。
林巧云看了看桌子旁的大水桶,上面写着“白开水一分钱,自己续”。这茶水摊虽说不起眼,但一天下来,怎么也能挣个几毛钱。在这个年代,几毛钱可不是小数目。
她突然灵光一闪——河湾村要是也能建个厂子就好了。不用多大,开间家庭作坊也不错呢!这样不仅能解决村里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周边经济。
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这个想法,她可不想再像上次那样,想去坐公共汽车才发现村里连路都没通。记完后,她又翻看了几页,密密麻麻的字里都是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
“姐,到了!”青松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抬头一看,前面门口挂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卫生站”三个大字。门口的台阶有些破旧,但打扫得很干净。
林巧云深吸一口气,轻轻拍了拍背篓里的小狗,“别怕,很快就好了。”旺财似乎听懂了她的话,轻轻舔了舔她的手。
林巧云站在这间不起眼的卫生站前,心里七上八下。破旧的木门半开着,门口一钱掉漆的课桌上放着两个铝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