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人越来越多,就是林玉环也感觉应接不暇了。¢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要不这样,”她轻轻咬了咬下唇,“我给咱们的展品都做上英文标签,把产品说明、价格都标注清楚。这样就算一时半会找不到翻译,也能让外商看明白。”
几位厂长眼前一亮。董厂长连连点头:“好主意!小林啊,到时候要是真有外商感兴趣,你可得帮帮忙。”
“这怎么行?”钱厂长皱着眉头,“三个展厅都不挨着,这大热天的让小林来回跑,这不是为难人吗?”
林玉环从包里掏出纸笔,快速写下几行工整的英文。“您看,我写了如果客人有意向可以等我十五分钟,我会尽快赶过来。展厅之间又有电梯,不会耽误太久的。”
看着她利落的动作,几位厂长都松了一口气。这姑娘不光人聪明,做事也周到。
进了展厅,林玉环跟着钱厂长来到纺织品区。琳琅满目的展品让她眼前一亮。改革开放后,纺织品的款式可比以前丰富多了。不再是过去那种单调的图案,现在的花色既有传统韵味,又带着新潮气息。
“小林,只能指望你撑场面了。”钱厂长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期待。!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
林玉环点点头,立刻开始忙活。她一边写展示牌,一边安排销售人员举着牌子在展厅里走动。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但她顾不上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客户。
正忙着,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
“雷猴。”为首的人用粤语打招呼,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港式腔调。
钱厂长一愣:“这说的是啥?”
林玉环赶紧用流利的粤语回应,简单交谈几句后,转头对钱厂长解释:“是香港来的客商,对咱们的毛毯有兴趣。”
“你还会说香港话?”钱厂长惊讶地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林玉环抿嘴一笑:“会一点点,这几天临时学的。”她没有多做解释,而是专注地跟几位港商讨论起来。
谈判并不顺利,对方对价格很是纠结。林玉环注意到他们一直在摸索毛毯的厚度,眼睛一转,灵机一动。
“钱厂长,”她压低声音问道,“如果咱们的毛毯能做薄一点,成本能降多少?”
钱厂长和技术人员商量了一会,给出答案:“能便宜五块。,衫?叶`屋? !首~发+”
林玉环立刻叫住准备离开的港商,用粤语详细解释起来:“韩生,我们可以根据你们的需求调整产品。香港天气偏热,薄一点的毛毯更适合,价格也会更优惠。”
她的话引起了对方的兴趣。为首的韩先生摸着下巴思考片刻,又仔细询问了几个细节问题。林玉环对答如流,专业的态度和诚恳的建议,让对方连连点头。
最终,这批港商回来下了一万条毛毯的订单。
“一万条?”钱厂长激动得声音都变了,“小林,你真是我们厂的福星啊!要不要来当我们的特约顾问?工资随你开!”
林玉环还没来得及回答,就看见食品厂的徐厂长匆匆跑来:“小林,快来帮帮忙,有个日本客商对我们的罐头很感兴趣!”
她朝钱厂长歉意地笑笑:“钱厂长,容我先去处理这边的事。”
赶到食品厂的展位,只见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日本人正在仔细查看展品。林玉环深吸一口气,用日语打了招呼。
对方显然没想到会遇到会说日语的工作人员,惊喜之余,立刻详细询问起产品的相关信息。从原料来源到加工工艺,从保质期到运输方式,林玉环对答如流。
“我们的罐头采用最新的密封技术,保质期比普通罐头要长三个月。”她一边解释,一边示意工作人员打开样品,“您可以尝尝看。”
日本客商品尝后连连点头,用蹩脚的中文说道:“很好吃!”
正当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制药厂那边又派人来找。林玉环看了看手表,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她的嗓子有些发干,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专业的微笑。
“不好意思,我需要去一下制药厂的展位。”她用日语解释道,“如果您觉得合适,我们可以先准备合同。”
日本客商表示理解,并约定半小时后继续商谈。
赶到制药厂展位时,林玉环已经感觉到些许疲惫。但看到几位外商对中药制剂表现出浓厚兴趣,她又打起精神,开始详细介绍起来。
“这种中药制剂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