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的好意本宫心领了。\b!i·q¢i¨z*w¨w?.*c^o!m¨”谢知意手搭在腹部上,她能心大到那种地步,才会让周嬷嬷为她炖补品啊?
即便周嬷嬷此时不敢做什么,她也不愿冒险。“只是太医昨日刚来看过,本宫初孕不宜大补,这些药材怕是要先存些时日。”谢知意笑盈盈地道。“娘娘说的是,是老奴考虑不周了。太医的话自然是最要紧的,这些药材便先存着,等过了这初孕的不稳当时候,再慢慢用也不迟。”周嬷嬷脸上挂着和蔼的笑,仿佛真的个关心主子的贴心嬷嬷,“那老奴就不打扰娘娘歇息了,皇后娘娘还等着老奴回话呢。”说罢,周嬷嬷起身行礼,目光在谢知意搭在腹部的手上飞快扫过,又不着痕迹地瞥了眼暖阁角落的炭盆,才往外走。谷雨站在门边,看着周嬷嬷的身影消失游廊那头,才回头对谢知意道:“娘娘,这周嬷嬷来者不善,那些药材……”“收进库房,贴上封条,谁也不许动。”谢知意声音平静,“皇后的‘好意’,心领就成了。”虽然知道皇后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的在药材里动手脚,但谨慎些还是比较好。^$看?+-书3君¤ $§^首-#$发×_!不过周嬷嬷来这一趟,也表明余少云对她动了心思了,往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平了。但为母则刚,她会竭尽全力护住孩子,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他的。院中的事,谢知意都已做好安排,她也相信谷雨她们的能力,定能将院子照看得滴水不漏。“娘娘,奴婢刚注意到周嬷嬷瞥了眼炭盆,她会不会在炭上动手脚?”谷雨小声问道。“会,肯定会。”谢知意笃定地道。谷雨沉吟片刻,分析道:“正月不送炭,明后两天,尚薪局会把正月烧的炭送来,周嬷嬷要动手脚,也就只有今天。““我们可以将计就计,除掉皇后这些爪牙。”谢知意手轻轻一握,“即便除不掉周嬷嬷这个头,也让那些想帮皇后做事的小喽啰们不敢轻易出手。”“奴婢这就去跟李公公商量,瞧瞧怎么让皇后的人自食恶果。”谷雨行礼,退出暖阁。谷雨退出的同时,寒露和端着个描金漆盘的芒种走进来,托盘里一碗小米粥还冒着热气,旁边碟子里放着两块蒸得软糯的山药糕。“娘娘,奴婢刚熬好的小米粥,还做了些山药糕,您垫垫肚子?”她将漆盘搁在矮几上,笑道。¢秒a章·}节?小.说^网? _首¤发1o谢知意闻着小米粥的清香,眼神亮了亮,“正好有些饿了,端过来吧。”她如今胃口好得很,自打查出有孕,三餐都吃得香甜,从未有过孕吐的不适。芒种双手将碗捧给谢知意,谢知意接过碗,拿着银匙,舀了一口小米粥送进嘴里,绵密的粥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米香,让她舒服地喟叹一声。她夹了块山药糕,小口小口地吃着,不多时便将一碗粥和两块糕都吃了个精光。“娘娘吃得香,奴婢就放心了。”芒种笑着收拾起碗筷,又轻手轻脚地收拾了案上的空茶盏,这才躬身退了出去。 暖阁里重归寂静,只剩炭盆里偶尔爆出的火星声,谢知意靠在软榻上,指尖在小腹上轻轻划着圈,眉眼间满是柔和的笑意,这里正孕育着一个小小的婴孩呢“寒露,去把《秋窗集》取来,读几篇给我听。”谢知意吩咐道。寒露从格柜上,拿来诗集。书页边缘有些微微卷起,显然是常被翻阅的缘故。她捧着书走到软榻旁,见谢知意已调整好坐姿,靠在引枕上了,便轻声问:“娘娘,从《闲坐》这首读,可以吗?这诗里写的景致,倒与咱们暖阁有些像呢。”谢知意颔首:“便读这个吧。”寒露翻开书页,清了清嗓子读起来:“‘炭火星微跳,窗棂雪影疏。轻裘拥暖榻,闲看案头书。风过梅枝动,香随月影浮。此身安一隅,静待岁华舒。’”“的确有相似之处,但想安一隅,那是不可能的,树欲静,风不止。而静待是不会有岁华舒的,唯有步步为营,方能护得方雨安宁。”谢知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决然。寒露低声应道:“娘娘说的是。”这宫墙之内,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所谓的安宁,不过是用无数的谨慎和筹谋换来的。谢知意轻轻呼了口气,“再读一首吧,换首轻快些的。”寒露连忙翻找起来,寻到一首《春日》,轻声读道:“‘冰消水暖鸭先知,风拂长堤柳渐垂。十里桃花红映日,一溪芳草绿侵陂。莺啼苑囿春光闹,燕舞檐梁暖意随。最是一年佳景处,韶华不负此时宜。’”“这首诗倒是明快得很,把春日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