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书院某处书房。
书案之前,青年正在思索着什么。
老一代的儒家之学,绝对不差,至少他还是认可的,之前所读到的圣贤书,都是这些。
否则如何会凝聚文胆?
只是后来,因为看到真正存在于人域的景象,文胆几乎是碎裂了。
但学问,绝对是好的。
只是感觉似乎是没有做到把道理用在实际上。
而赵先生如今学问,同样是极好!
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是以另外的视角,来看待儒家之学,看待儒家的学问。
哪个更好呢?
若是修行赵子明的学问,似乎并非他心中所愿,虽然的确很好,但总觉得是不是还有更好的?
房门被敲响。
“王云,是我。”
听到赵子明的声音,王云立刻前往开门,当下拱手一拜。
“赵师叔。”
王云老师是镇岳书院院长,为儒家圣人。
赵子明,其实也算是儒家圣人。
儒家,重师道,师道长存不朽,他转头来到观海书院,是为见证魔域的世界,见证观海书院学问,甘愿为妻。
可老师,仍然是镇岳书院的院长,这点肯定不会忘记。
那赵子明,喊一声师叔,不算问题。
对此赵子明也不曾在意,只是双手负后,笑着望着面前年轻人。
比起楚道长,年纪倒是大了一些啊。
而且天赋很好,而且学东西果真很快。
但是学习他的东西之后,文胆不曾凝聚,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认可。
“学问之事,想得如何了,可还有瓶颈?”
王云没有隐瞒,当下如实相报。
“有。”
“关于学问道统之事?”
“是,也不全是。”
“嗯?”
听到这话的赵子明倒是有些不解了。
什么叫是也不全是?
“在下觉得是,是因为道统按照我现在来说,只能择其一,以观海书院弟子身份重新修行。”
“算是,但也不全是,今日魔君告知了我一些事情。”
王云继续说到:“那所说的不是,其实就是在下心中考虑,赵先生学问,为儒家治学之变,但本质上仍为儒家,故而赵先生可登堂入室,可那个真正能治理万世之不变的学问,似乎不会是赵先生的儒学。”
赵子明听到这话顿时意外。
这弟子,倒是和他之前所想一模一样。
不过今日,既然有和楚宁一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差不多的有了。
“治学之道,顺时而变,易变宜时,则长存不休,法如此,道如此,治学如此,天下亦应如此。”
王云迟疑。
“既然未变,那弟子先得罪.......”
赵子明笑着摆手。
“但说无妨,这次不是文庙,不会把你拘押成为坐镇圣人的。”
王云笑了笑:“其实在下是想,既然赵先生的学问也并非万世坐镇之学问,那观海书院新文庙因何能放出豪言,立教称祖取代文庙之地?”
“并非最好的学问,显然也没办法带来那万世之治,和弟子心中所想,似乎不太干系。”
赵子明听出了这话的意思。
说他的学问和礼圣的一样,只是靠着人数多才成就圣人的,并非绝对最好的。
对此,赵子明只是笑着开口。
“我的学问,建立在至圣先师、礼圣、亚圣的学问之上,算出来,其实也不过是真正完美学问的冰山一角。”
“你既有此问,且也有胆识提出这个问题,那我便来回答你的疑问。”
他如今,无极圣人之境。
随手凝聚一处山河图景,其上是无数岁月的流动。
是儒家,万年以来的变化。
“法无常势,伴随着时代的不同,儒学也当有变化。”
王云目光紧紧盯着。
“但儒家之学,因我儒家礼圣之私,未能有变,虽然其他原因极多,但你是否觉得我说的这话是对的?”
“弟子觉得,无错。”
赵子明微微颔首。
“而我如今学问,只是作为魔宗对付仇敌儒家的一个旗子,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观海书院之举,算得上对付儒家最重要的一笔。”
王云知道,因为楚宁亲口承认。
“弟子知道。”
“不论是万年不变的儒家之法,还是我新提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