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煊彻底明白了‘全场目光向我看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他的处境就是这样的,整个正堂内所有的人,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了他。~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同一时刻,侍官的声音响起。
“叶煊,送...‘漠北异族作战方案一份’!”
这番话一出,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愣了愣,什么情况?这可是魏国公徐达的寿辰啊,你送上这东西有什么意义?一份作战计划?
呵呵呵。
很多人忍不住笑了。
觉得叶煊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愚蠢。
大明朝的开国名将,这个时候都在这里,而魏国公徐达本身就是一位名将,作战计划这种东西,用你叶煊一个小小的文官给出?这么说吧,若是说真的突然商讨起对漠北的征讨计划,这里的人谈笑间就能商讨出来几十种。
“叶春坊送出的这礼物,倒是显得有些别出心裁啊...”
这道声音,是晋王朱棡传出来的,历史上这个老朱家的第三个儿子,可以说是朱元璋除了太子朱标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了。
因为其继承了朱元璋的一切优良基因,聪慧、果敢,拥有不俗的征战本领,同时本身没有任何的恶习,也不像老二秦王朱慡那边劣迹斑斑。
这个人是很可怕的。
而他喜欢用的方式,就是接近于这种阴阳怪气,话语中暗藏嘲讽的意思,可能很多人不屑于用这种方法,但这恰恰也是朝堂上最聪明的针对敌人的做法,让人指不出来有什么毛病。
打个比方。
晋王朱棡说完这话后,很多人都清楚他话语中的意思,叶煊也能听明白,可叶煊该怎么回答?
难道直接发难?毕竟对方没有正面针对你啊?
也用嘲讽的方式回答?可晋王朱棡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很完美。
隐忍?嗯,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忍着了,毕竟人家这话,明面上看起来就是一句‘好话’。
“当真是笑话,今日是魏国公的寿宴,你拿出来这种东西来?大喜的日子,给了一份作战计划?这里这么多名将,需要用你吗?”
相比于晋王,秦王朱慡就表现很明显,就没有朱棡的性子沉稳和有心机,他不禁直言道。
很多人也都是这种想法,其中有几位文官陆陆续续的开口道,话语中尽是指责叶煊的意思。
叶煊依旧面色平静。
他可以保证,自己拿出来的这份礼物,绝对会让徐达满意的。
“相信诸位,应该都知晓‘岭北之战’吧?”
叶煊缓缓起身,来到正堂中央,面对群臣百官、藩王公侯,缓声道。
众人脸色微顿。
岭北之战!
这四个字,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可以说这场大战是整个大明朝的痛,很多人都下意识的遗忘!
这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二次北伐,可以说若是这一战能够胜利的话,那么退守到漠北地区的北元政权,将彻底覆灭,不会再对中原地区有着任何为何。
但很可惜的是。
这场北伐,以失败告终。
至于此战为何失败,那原因简直太多太多了,从战略决策方面讲,陛下需要负责一部分责任,因为陛下当时采用的是分兵冒进,三路北伐的方式。
陛下采纳‘分进合击’策略,将当时明朝能组织出来的二十五万大军分为三路,这三路,分别为中路军,徐达、李文忠带领,直扑北元王庭和林;西路军冯胜、傅友德带领,扫荡河西走廊,牵制北元西翼;东路军李文忠偏师带领,迂回辽东,切断北元与高丽联系。
但这种策略,最终导致分兵导致单路兵力不足,北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再加上,陛下轻敌冒进,情报误判,低估了北元残余势力,认为‘元主远遁,不足虑’,但实际上北元太尉扩廓帖木儿已整合漠北各部,兵力达十万以上,且以逸待劳,又因为徐达未探明敌情,轻信“元军溃散”的假情报,孤军深入。
明军深入漠北千里,补给线过长,粮草难以维持,加上岭北地区地形复杂,草原无险可守,北元骑兵机动性优势显著,当时又是冬季严寒之时,明军多为南方士兵,冻伤、冻死者达三成。
想起那一战,很多武将都感到犹如梦魇般,那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确实是当世名将,其直接把水源与补给断绝,采取‘焦土战术’,沿途焚毁草场、污染水源,使得明军缺粮缺水,战马大量饿死,步兵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