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柳暗花明 > 第100章 朱雄英是如何感染天花的

第100章 朱雄英是如何感染天花的

谓准备金制度,就是设立金银或铜钱准备金,仿照宋代交子制度,将部分国库金银或铜钱作为准备金,允许民间按一定比例兑换宝钞,增强其信用基础。例如,每发行一贯宝钞,储备一定比例的白银或铜钱,确保币值稳定。”

“然后分界发行与回收旧钞,借鉴宋代“分界发行”制度,规定宝钞每若干年为一界,到期后以新钞兑换旧钞,同时销毁旧钞以控制流通量,避免超发贬值。,狐¨恋′闻·学! ¨首_发^”

叶煊这番话的意思,父子俩能听懂,就是提前准备好钱呗?

没事,大明朝现在看似穷,但还是有一部分钱的。

这还是朱元璋的‘功劳’。

因为自从大明宝钞发行来,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其实还是宝钞,因此国库内可谓是存储了不少的金银铜。

叶煊倒不知道朱元璋等人想什么,不过他也认为当今明朝对于金银的存储可能并不缺,老朱杀了这么多官员,抄了那么多家,能没有钱?

“接下来的事情就复杂了,需要在户部中,专门设立研究财政和货币的部门,因为我虽然能明确给出制度,但其实对于经济方面,并非很了解,所以需要大量擅于此道的,和我共同确定准备金储备规模和比例。”

叶煊倒是并不担心,朱元璋和朱标听不到‘比例’这两个字。

华夏的算术体系,在明朝之前始终遥遥领先于全世界,可谓是极其发达。

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分数的记载,譬如‘半’表示二分之一,,隐含比例分配思想,用于祭祀贡品或田猎收获的分配。

《周礼》中更是记载了西周的‘九数’教育,含‘均输’,代表着物资调配和‘粟米’,代表着粮食兑换,需比例计算。

“准备金储存量,需要基于当前我大明朝的财政、经济总量,设定严格的储备量。”

“这里,臣倒是决定参考历史经验,西汉就以充足的黄金储备作为准备金,宋朝交子以铁钱为准备金,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规模、货币流通量及商品交易需求,测算金、银、铜、粮的最低储备比例。”

“例如,黄金可参考北宋交子初期三成的准备金率,粮食则需覆盖至少半年至一年的民生需求。”

叶煊说了很多很多。

其实这些道理并不难。

简单的说,打个比方,这一年发行一百万贯大明宝钞,那么至少储存价值两百万至三百万贯的金银铜粮而已。

不过,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操作毕竟涉及到整个大明王朝,如此浩瀚的疆域和人口,还是很复杂的。

叶煊又给朱元璋讲了讲分层次储备的概念。

这一点倒是挺重要的。

需要区分基础储备和战略储备。

基础储备应对日常流通。

战略储备应对极端风险。

这里的极端风险,也就是外族入侵、天灾人祸等等,而这两个因素也恰恰是王国坍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对了,随着户部这边逐渐的招揽到擅长于财政。经济的人才,那么就可以根据我大明朝经济周期、自然灾害变化等因素,定期调整储备比例。例如,粮食储备在丰年增加收购,采用‘平籴[di]法’,荒年释放储备‘平粜[tiào]法’。”

朱元璋忽然疑惑了起来。

平籴法?

平粜法?

朱标这个时候,倒是隐约觉得这平籴法和平粜法耳熟,但一时之间有些想不起来。

叶煊见状,脸色不禁微顿,这父子俩不是很能读书么,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不过看他们两个人这样子,对于这些东西不是很关心,很正常。

随即叶煊便言道:“平籴法、平粜法,乃是春秋战国时期,李悝所创造的。”

战国时期!

这么遥远么?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更加奇怪了,他们也是能明白些许时代发展的道理的,譬如汉朝的制度拿到唐朝就不合适了,唐朝的制度拿到明朝也就不合适了。

这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制度,能应用到大明朝吗?

更何况,这李悝还属于战国初期的人物,他们两人自然知道李悝是谁,战国时期魏国能跻身于七国之一,就是因为这李悝变法。

叶煊见两人不懂,想了想,也就随便讲讲,不过并没有讲太多。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提升,但自然灾害频发,粮价波动剧烈,威胁国家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