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元璋的声音落下。-叁′叶/屋′ _无`错^内.容-
文武百官的目光尽皆投向叶煊,眼神中带着诸多意味。
火器。
此物乃是大明朝面对北元骑兵的最重要武器。
这么说吧。
若是好的火器,那么攻打北元骑兵能事半功倍,胜算也大一些,可这火器若是太差了,那么就有着失败的可能。
自古以来,获胜的因素有着很多,将领的能力、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统帅的决策、行军的路线、粮草的供给等等,而当今大明朝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已经能解决了,唯一差的就是这火器了。
叶煊身为当今的军器局大使,有责任开发出新的火器投入到此次攻打北元的战役中。
但,现如今大明朝的火器面对北元已经很乏力了,攻打北元基本上主要使用的是金属管形火器,比如普通的手铳、火铳、鸟铳等,可以说这些火器若是用作防守的话,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可用来攻伐,面对那来去如影子般的北元骑兵,就弱了很多。
“回禀陛下,臣已经思索好了,该改良制造何等火器。”
“若是朝廷给予下发的制造火器款项充足,同时时间充足的话,那么攻打漠北战役彻底开启前,我将能改良好新型火器,并且使军器局大量制造,以足够此次攻打北元之用。”
叶煊出列,缓声道。
他没有把话说的太死,新型火器技术他确实拥有,但目前明朝时期的技术跟不上,木钢混合锻造法军器局的工匠们才刚刚熟悉,新型火器不是那么快就能制造出来的。
更何况大面积制造了。
而若是此次攻打北元的战役匆急的话,想要打造出足够的火器,确实需要朝廷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
“叶郎中。”
朱元璋还没等说什么,就见文官中一人站了出来。
叶煊定睛一看。
老熟人。
老上司。
这不是工部侍郎陈允中么?
此人站出来,绝对是挑衅他的,而且这个家伙不止一次挑衅他了,能看出来现在朝堂上打压他的文官力量,目前隐隐以这陈允中为首,当然陈允中背后还有着麦至德等人。
“此次攻打北元关系莫大,我大明朝自岭北一战败后,国力大丧、士兵颓废!”
“而今。”
“大明粮草充盈,兵源充足,更是有诸多战功赫赫的神将!唯独就差的是这火器,叶郎中可有一定的信心,能把这新型火器制造出来?”
“希望叶郎中不要说大话,以免到时候这火器在攻打漠北的战场上出现了问题,从而贻误军机,致使此次攻打北元大败!”
陈允中的声音不平不淡,注视着叶煊。
其实叶煊现在也能发现了,随着他推行了一条鞭法后,浙东派的文官和淮西派的文官真的有愈发和好的趋势了,要知道陈允中可是浙东派的文官,科举舞弊案和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而现在他基本上和淮西系的文官一起来对付自己。
“我,愿立下军令状!”
叶煊很直接的道。
他懒得和这陈允中绕什么弯弯肠子了,也没有想过和对方辩驳什么。
直接立军令状,堵住这家伙的嘴!
对方不就是想让他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然后让他承担一些责任,来以此对付他,甚至杀死他吗?
自己就如陈允中的愿。
况且,他现在是军器局大使,有责任承担制造研发各种新型火器,也有着承担火器若是在攻打战役中失效的责任。
“哦?没想到叶郎中竟有如此气魄?”
“那造船之事,叶郎中为何不立下军令状?”
叶煊是不想和陈允中废话了,但他低估了陈允中的过分、不要脸皮,只见到陈云中说到这里,还没有说完,悠悠笑道:
“倭国使者前来我大明朝,求取战船制造技术,我昭昭大明天朝上国愿赐下技术,这代表着实行了陛下的交好周围各小国政策。”
“叶郎中不愿立下军令状,莫非是认为新型战船可能会出现些许问题?那这战船到了倭国真正出现问题了,该如何是好?岂不是没有立下军令状的叶郎中,也不用承担相应责任了?”
“你这是在破坏陛下交好周围各小国的政策!你这是在诋毁我昭昭大明天朝上国在周围各个国家的威严和声名!”
也不知道为何,今日陈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