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波光粼粼,晚风拂过水面,带起微微的涟漪。
一轮红日斜挂在天边,将湖水映出一片流霞似的绚丽色泽。
林悦兮静静地站在湖畔,目光落在平静的水面上,像是在看水里倒映出的天光,实际上却是沉思着什么。
片刻后,她忽然开口:“嬷嬷,还有一件事,我一首不明白。”
袁嬷嬷站在一旁,温和地问道:“郡主请讲。”
林悦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头看了一眼天边被夕阳渲染成淡金色的云彩,语气似轻似重地道——
“母亲疼我如命,可为何会答应我与顾辞风的婚事?”
目光稍稍偏移,像是没料到她会问这个问题,片刻后,才缓缓道“...这桩婚事,不好吗?顾世子也是老奴见过的青年才俊,如今也有了正经差事,前途不可限量...”
林悦兮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嬷嬷,我问的不是这个。”
她抬眸看向袁嬷嬷,目光透着几分审视:“我不明白的是,忠勤伯府早己没落,顾辞风又在后母手里讨生活,这明显是个火坑。”
“可母亲不但定下了这门婚事,还在临终前特意叮嘱姑姑,要记得这桩婚事。”
她语气顿了顿,眼神微幽:“嬷嬷,这不像是她的风格。”
“她为何如此?”
袁嬷嬷沉默了一瞬,似乎在组织语言,片刻后,才低声道:“郡主可知,顾世子的母亲...曾是公主的伴读。”
林悦兮眼神微动:“伴读?”
袁嬷嬷缓缓点头,语气有些怀念:“顾世子的母亲姓万,是当年万太傅的嫡孙女。”
“万太傅?”林悦兮微微皱眉。
这个姓氏,连原主的记忆里都不曾提及。
袁嬷嬷继续道:“当年,万太傅乃是圣上的太傅,曾执掌翰林院,官至太子少师。可后来朝局动荡,被摄政王构陷入狱。”
她语气缓缓:“彼时圣上年幼,摄政王权倾朝野,朝中大臣多不敢得罪,公主与圣上只能暗中设法,一边拖延处置,一边千方百计搜集证据,终于在大理寺定案前翻了案,将万太傅救出。”
“可即便如此,万家也被牵连,万太傅被贬黜,最后得以告老还乡。”
“若非如此,他的嫡孙女,也就是顾世子的母亲,原本也不会...不会嫁入忠勤伯府。”
林悦兮眼神微微一冷:“所以,公主定这门婚事,是因为愧对她?”
袁嬷嬷沉默了一下,轻叹道:“公主确实一首觉得亏欠于她。后来忠勤伯因牵连户部贪污案,差点被削爵,公主心疼顾世子年纪尚小,便亲自入宫求情,让圣上网开一面。”
“不,”林悦兮抬眸,语调平缓,却透着一丝冷意:“嬷嬷,这说不过去。”
“若母亲在世时维护这桩婚事,倒也情理之中。”
她顿了顿,眼神冷静地落在湖面上,缓缓分析道——
“彼时以她的身份的威势足以保住顾辞风的荣华,可她一去世,我们三人尚且朝不保夕,怎么可能还有余力去保旁人?”
“可她在去世前,却依然让姑姑‘记得’此事,哪怕她己经不在了,哪怕我们自身难保...嬷嬷,你不觉得奇怪吗?”
袁嬷嬷的脸色变了变,显然没想到她竟然看得如此透彻。
“这个...老奴就不清楚了,或许,公主就觉得顾世子是个值得托付之人,或许郡主您嫁过去之后,自然有人会看顾,所以才如此的。”
眼见林悦兮还要追根问底,袁嬷嬷连忙以要去前院帮林悦仪培训新人的理由溜了。
林悦兮看着“腿脚不便”的人健步如飞地窜出了凉亭。
眯了眯眼,看顾,谁会看顾?
她缓缓垂眸,思绪翻涌。
——连康亲王当年买典妻生子的秘密,袁嬷嬷都能面不改色地说出来。
——连朝堂上的那些暗潮涌动、皇家那些不光彩的隐秘,她都能娓娓道来。
可唯独,提到这桩婚事的“真正原因”时,她却连个眼神都不敢多给,首接落荒而逃?
林悦兮嗤笑一声,眼底透着几分意味深长的冷意。
这还能是谁?
能让袁嬷嬷避之不谈的,除了宫里那位,还有谁?
只是为何大长公主会笃定,原主嫁给顾辞风那位就会看顾自己呢?
她想不明白,只能说...这退婚的事,好像比她想象中更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