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刚开始他因为养几个孩子,抠门的很,后来日子过好了,不仅大方,还会改变原则,在农忙的时候在家里陪着老四。
老三就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只记得别人的好,嘴上说着以后不管了不认了,回头变卦比谁都快。
这也是赵从雪老有所依的原因,四个儿子里面,只有老三是靠得住的。
既然赵从雪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她想着,将来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要留给老三。
不过,不是现在。
其他几个要钱,她也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说给就给。
如今,她要为老三考虑。
若是老三还会继续留在老家照顾他们,她才会拿出来。
不然,她还是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给老三一个去外面打拼奋斗的选择。
人就是这样,不逼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这回,她想看看老三换个活法,能活成啥样。
其他的,顺手的事儿,不费多少脑子,只是早早的做些该做的,将来想抱怨也不好开口。
这一点,还是跟老三媳妇学的。
老三媳妇的事,她也不会操心。
这一次,她不会主动为老三讨媳妇,全看老三自己的造化。
上辈子,老三媳妇很多次念叨,嫁到任家来受了太多苦。
重来一次,她是真希望,薛云能过得更好。
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她不想插手。
“妈,你没再去大哥家看看吗?”
半道上,老三忍不住开口询问。
“大哥家的房子盖得怎么样了,他们家啥时候上梁?”
赵从雪嘶了一声,“刚巧,好像是明天,你既然这么关心,明天你跟老四去吃饭吧,我就不去了。”
老三低声道,“那也行。”
隔天,赵从雪在山上跟芳芳锄扁豆,看到老大家的房子已经有了雏形,砖房就是好看,院子里围了好多人。
不多时,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年轻人争抢糖果,带回家分给孩子。
就在她们母子小声的讨论,牛娟是不是喊了她姐来做饭时,他们上面的地里,探出了刘巧嘴的脑袋。
大意了,没想到广播一台在这儿听着。
“你家老大上梁立木了,你们娘俩咋不去,好歹混一顿好饭吃。”刘巧嘴不咸不淡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