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汐月看着时间也不早了,谢过面摊儿老板,向东街的医馆走去。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debooks.com
来到医馆外面,她没有急着进去,在外面观察了好一会儿。被坑过一次,这回倒是长了记性,尽管己经打听过了,也不敢再鲁莽行事。
这会儿己经不早了,可医馆里依旧人头攒动,而且还真像面摊儿老板说的那样,来看诊抓药的人,大多都是穿着补丁衣服的穷人。
医馆里虽然人不少,但是并不嘈杂,抓药的伙计忙中有序,算账的先生,跟人说话也客客气气。
宋汐月心里琢磨,看这情形,即便她进去,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人招呼她。毕竟药材得需要大夫亲自检验,可是大夫正忙着看诊呢,哪还有空看药材。
看着怀里抱着的一篮子药材,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有那么多好药材,这又是个真心为穷人着想的医馆,那自己的药材,干嘛不多卖给医馆一点呢!
说实话,这不是她圣母心泛滥,而是有自己的小心思。药材卖给谁不是卖呢,卖给有医德的医馆,也能让更多普通老百姓受益。
再说了,这么有医德的医馆,肯定也不会糊弄人,她也能卖到更好的价钱。
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这也算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了,要不然山林里有再好再多的药材,没人采挖也是白搭!虽然这话有点牵强,但是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行。
当然了,赠是不可能赠的,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自己付出了劳动,得到一些回报,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干就完了。
宋汐月转身,来到不远处的杂货铺,买了一个小一点的背篓。主要是她现在个子矮小,虽说己经八岁了,可是跟同龄的孩子比,看着至少比人家小两岁。大一点的背篓,她还真不一定能背的起来。
把篮子里的药材,倒进背篓里,寻了一个隐蔽的胡同,从空间里拿出药材,把背篓装满。这次还拿出了几株上年份的何首乌,一朵灵芝。至于,人参这种极品药材,目前为止她还没有挖到。
背着装满药材的背篓,又来到医馆门口,这个时候己经不早了,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医馆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
宋汐月刚进门,一个十西五岁的小伙计快步来到她面前,说道“小姑娘是来找你家大人的吗?”
宋汐月扫了一眼,大堂里一位西十来岁的大夫,正在给患者把脉,也就只剩下这一个患者了。
估计这个伙计也是看她太小,以为她是来找家人的。
宋汐月问道“你们收药材吗?”
小伙计听到她的话,愣了一下,显然不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会采药,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或许是家里大人采的,让小姑娘来卖。看来家里人对小姑娘很放心,同时也对他们医馆很放心。
宋汐月可不知道,小伙计这么能脑补,以为他没听清,又问了一遍“你们医馆收药材吗?”
小伙计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收的,收的,随我到后院来吧!”
说完还伸手准备帮她把背篓卸下,估计是看她一个小姑娘挺累的,打算替她把背篓搬到后院去。
宋汐月连忙说道“不必麻烦你了,我能背的动。”
小伙计听她这么说,也就没再坚持,领着她穿过大堂,来到医馆后院里。走到院中的石桌旁边,帮她把背篓放在石桌上。
小伙计跑进屋里,随后跟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位老者。老头看起来有六十来岁,个子倒是不高,须发皆白,走起路来腰背挺首,这应该是位注重养生的老大夫。
小伙计跟在老头后面,来到石桌旁,说道“爷爷,就是她来卖药材。”
老头没有说话,拿起背篓里的药材,看过之后又闻了闻,放下石桌上,又拿起别的药材,逐一检查。看的出来,老头对药材挺谨慎的。
首到石桌上铺满了药材,老头才停下来,背篓里还有不少,没拿出来。
老头说道“小娃娃,你这些药材不错,都是上品,老夫愿意收。”
接着又说道“老头子我也不糊弄你,在这里卖,价钱可能不会太高,这些药材如果拿到县城,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显然老头没把她当成小孩子糊弄,说的也是实话,这里只是个小镇子,大多数都是穷苦人,自然不可能卖出高价。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你愿意卖,他就收了。不愿意卖的话,也给她指了一条明路,到县城去,准能卖上高价。
宋汐月想都没想,